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广泛被用于各种血液疾病的治疗,移植后GVHD成为研究的热点。临床上采用纯化CD34
+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前去除移植物中的淋巴细胞)或部分去T淋巴细胞移植,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GVHD,但肿瘤的复发率增高
[11]。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研究GVHD发生机制和防治方法的过程中应用了不同的GVHD模型,各种模型建立的目的有所不同
[12]。在本实验中,选用BALB/C和C57BL/6分别作为供受者,建立诱导急性GVHD模型,因为两者的H-2抗原完全不同,为MHC不相合移植,与人类同种移植特点接近
[13]。文献报道供鼠T细胞为1×10
6或1×10
7个均可引起典型的急性GVHD,只是GVHD出现时间的早晚不同
[14]。实验结果显示,给予约5×10
6个的供者脾淋巴细胞同时给予1.8×10
6个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各小鼠都发生急性GVHD。而给予1×10
7个供者脾淋巴细胞同时给予1.8×10
6个骨髓单个核细胞组的小鼠在早期即死于GVHD,平均生存期仅8 d,不适合用于评价防治GVHD的疗效。因此,输入5×10
6个供者脾淋巴细胞和1.8×10
6个骨髓单个核细胞均适合于防治GVHD的研究,可以根据实验需要来选择输入供鼠脾细胞的数量。
ISSN 1673-8225 CN 21-1539/R CODEN: ZLKHAH
|
造血衰竭受鼠死亡时白细胞计数<0.5×10
9 L
-1[15];移植后白细胞>1.0×10
9 L
-1为造血重建
[16]。GVHD发生,受鼠死亡时白细胞计数>1.0×10
9 L
-1,并且具有以下症状:倦怠、精神萎靡、嗜睡、纳差、体质量减轻、弓背、脱毛及竖毛、腹泻等临床表现。故要确保小鼠接受骨髓移植后能长期存活,移植时输入骨髓单个核细胞的数量至关重要。文献报道小鼠移植时输入1×10
5个骨髓单个核细胞即能长期重建造血,但有学者认为在小鼠移植时输入的骨髓单个核细胞数量为1×10
7个
[17]。本实验骨髓单个核细胞输入1.8×10
6个,经移植后3,6,9 d检测外周血常规提示受鼠白细胞较前均提升,于移植后第9天白细胞计数均>1×10
9 L
-1,血红蛋白、血小板等造血重建恢复,故受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输入1.8×10
6个即可使受鼠移植后不因为骨髓衰竭死亡而干扰实验结果,确保能够顺利长期重建造血。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与移植后疗效和GVHD等移植并发症密切相关,特异性免疫应答和免疫买书是移植免疫反应的核心问题[18]。其中CD4+CD25+调控T细胞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类由多种亚群组成的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胞亚群,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免疫无能性和免疫抑制性两大功能,在维持自身免疫耐受、机体内环境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在人类和鼠类的胸腺、淋巴组织和外周血中约占CD4+T细胞的5%~10%[19-22]。现有研究表明,调节性T细胞能够对多种免疫细胞发挥调节作用[23-25]。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多数实验表明供者移植物中FOXP3的表达水平或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与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密切相关[26-29],而且还发现异基因移植后发生急性GVHD患者的FOXP3表达水平与急性GVHD的级别呈明显负相关[30]。在动物试验中已证实调节性T细胞具有明显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发展的作用[31]。因此不难理解调控T细胞在以效应性T细胞作用为主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GVHD的发生过程中亦有重要作用。故通过流式检测以了解GVHD调控T细胞的变化情况,有利于研究移植后小鼠免疫耐受及免疫重建。
给BALB/C(H-2d)小鼠移植适当比例的C57BL/ 6(H-2b)小鼠脾细胞及骨髓细胞能成功建立急性GVHD模型,该小鼠aGVHD模型对于今后药物防治aGVHD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