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植入物Orthopedic implants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儿童经颈前路置入内固定系统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李 琨, 王 星, 李志军, 高 尚, 孙 昊, 熊 峰, 王 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 (12): 1866-1871.   DOI: 10.12307/2022.509
    摘要343)      PDF (1974KB)(72)   

    文题释义:
    枕-寰-枢复合体:由C0-C2的寰枕关节、寰枢正中(寰齿关节)和外侧关节及周围关节软骨、韧带等软组织构成,其作为连接颅脑与上颈椎的重要力学结构,结构特殊且功能复杂,可满足头颈部多维运动并提供必要的力学支撑以保护生命中枢脑干及周围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
    有限元分析:通过计算机模拟人体解剖结构及各种不同状态下几何重建及设定,经过验证后,对椎体和软组织内部结构,包括肌肉、韧带等结缔组织的压力、张力、载荷和形变方面进行模拟。

    背景:儿童枕-寰-枢关节在形态发育、生理特性等方面有自身的特征,临床损伤较常见。枕寰枢内固定装置是一种可以维持寰枢椎稳定性的方法,其生物力学特点与传统融合术之间的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的:运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对新型儿童枕颈前路内固定装置进行生物力学评价。
    方法:在建立的正常C0-C2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删除横韧带及关节囊,模拟建立枕颈损伤模型,在该模型上置入新型儿童枕颈前路内固定装置构建其内固定有限元模型,运用有限元法对各模型的活动度及应力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与结论:儿童枕颈钛板-螺钉内固定有限元模型与正常儿童有限元模型相比,屈伸、侧屈、旋转运动都明显限制了枕寰枢活动度,说明此种枕颈内固定系统可取得较好的稳定性。枕寰枢骨性结构在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时,应力主要集中在钛板与斜坡接触处、枢椎椎体处、螺钉与骨面接触处。最大应力均来源于螺钉与钛板接触处,说明枕颈内固定系统应力较分散,降低了螺钉-钛板断裂的风险。

    https://orcid.org/0000-0002-8329-3368 (李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夹板外固定与散巴布剂对桡骨骨折模型兔骨愈合的影响
    李 睿, 史 文, 杨士彩, 吕林蔚, 张春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 (9): 1329-1333.   DOI: 10.12307/2022.423
    摘要388)      PDF (1938KB)(35)   

    文题释义:
    原子力显微镜:可以在大气和液体环境下对各种材料、样品进行纳米区域的物理性质(包括形貌)探测,或者直接进行纳米操纵。实验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观测骨痂区域骨组织的颗粒度与表面粗糙度,从而评价骨重建的状态和新生骨组织的力学性能。
    三七总皂苷:是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根据提取、分离技术从优质三七中提取有效的药用成分,包括20多种皂苷活性物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三七总皂苷可以促进成骨、抑制骨吸收,是促进创伤骨折疾病痊愈的有效药物。

    背景:目前临床治疗长骨骨折的主要手段是石膏或夹板外固定及接骨板或者髓内钉等内固定,同时也可服用加速骨折愈合的药物或者在患处外敷药物。
    目的:探讨夹板外固定联合散巴布剂对于桡骨骨干骨折的恢复是否有改善作用。
    方法:取18只新西兰大白兔,制作左侧桡骨完全性骨折模型,分成3组,未干预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夹板固定组用夹板外固定处理,散巴布剂组使用夹板外固定处理并辅助散巴布剂药物外敷(每天换药一次),每组6只。术后2,4,6周,取骨痂位置制备样品,应用原子力显微镜检测骨痂粗糙度和颗粒度。
    结果与结论:①夹板固定组、散巴布剂组可以明显观察到骨痂的粗糙表面和明显的颗粒结构,这些矿物颗粒附着在胶原纤维上,呈现出鱼鳞状,其中散巴布剂组的胶原结构远远小于夹板固定组;②随着愈合时间的增长,骨痂矿物颗粒尺寸逐渐减小,散巴布剂组同期骨矿化颗粒尺寸较夹板固定组小47.5%-69.6%;同时随着愈合时间的推移骨痂粗糙度逐渐降低,散巴布剂组术后2周的骨痂粗糙度较夹板固定组小约69%,术后6周两组骨痂粗糙度趋于近似;③结果表明散巴布剂对骨折愈合具有促进作用。

    https://orcid.org/0000-0003-0126-8802 (李睿)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与传统透视下经皮骶髂螺钉置入的优劣分析
    李灿辉, 吴征杰, 曾焰辉, 何影浩, 司徒晓鹏, 杜雪莲, 洪 石, 何家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 (9): 1434-1438.   DOI: 10.12307/2022.442
    摘要497)      PDF (1281KB)(71)   

    文题释义:
    骨盆骨折:骨盆部位的骨质连续性和完整性受到破坏,其多由直接暴力使骨盆受到挤压所导致。低能量损伤所致的骨折,大多不会破坏骨盆环的稳定,但是中高能量的损伤,骨盆环受到破坏的同时,会合并广泛的软组织损伤、盆腔脏器损伤及其他骨骼的损伤。
    经皮骶髂螺钉固定:骨盆骨折后,骶髂关节分离,骨盆后环稳定性遭到破坏,需行骶髂螺钉固定,而传统透视下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时,螺钉置入偏离发生率高。螺钉置入的偏离可能会导致置入相关的神经血管并发症。针对这一情况,导航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具有降低放射时间、增加螺钉置入的安全性、降低置入螺钉的返修率等优点。

    背景:骨盆骨折患者常伴有骶髂关节分离,而治疗此病症最为有效的手术方式便是置入骶髂螺钉。目前常用的置钉方式主要为手术医师在透视下徒手置入,准确性及安全性较差,且术后螺钉位置与手术医师的经验息息相关。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骶髂螺钉置入是近年来较为先进的手术方式,但因机器人造价较高,临床普及应用较为有限,因此,其手术安全性及可靠性目前存有较多争议。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下骶髂螺钉置入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佛山市中医院治疗的95例骨盆骨折患者,其中采用经皮骶髂螺钉置入48例,采用机器人辅助骶髂螺钉置入47例,比较两组患者骶髂螺钉置入所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Matta评分、Majeed评分、Merle D ‘Aubigne and Postel评分。
    结果与结论:①机器人辅助骶髂螺钉置入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经皮骶髂螺钉置入组(P < 0.05),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经皮骶髂螺钉置入组(P < 0.05),经皮骶髂螺钉置入组内固定失效5例,骨折未愈合3例,机器人辅助骶髂螺钉置入组骨折未愈合1例,以上失败病例最终通过更换内固定达到愈合;②机器人辅助骶髂螺钉置入组Matta评分、Majeed评分、Merle D’Aubigne and Postel评分优良率均明显高于经皮骶髂螺钉置入组(P < 0.05);③机器人辅助骶髂螺钉置入组透视时间为(7.2±1.5) s/次,明显短于经皮骶髂螺钉置入组(25.7±7.6) s/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④结果表明,机器人辅助下骶髂螺钉置入具有手术时间短、精确度高等优点。

    https://orcid.org/0000-0003-2595-8672 (李灿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微型钢板联合超强缝线弹性固定治疗拇外翻畸形的有限元分析
    李桂军, 方晓辉, 孔维峰, 袁晓庆, 金荣忠, 杨 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 (6): 938-942.   DOI: 10.12307/2022.181
    摘要416)      PDF (2112KB)(61)   

    文题释义:
    拇外翻:是足踝外科常见的足部畸形,发病率可高达35%,女性多见,主要表现为第1跖骨向内侧偏移和拇趾向外侧偏斜的畸形,足部X射线的影像学表现为拇外翻角(HVA) >15 °,第1,2跖骨间角> 9 °。
    第1,2跖骨固定治疗拇外翻:是治疗拇外翻的一种新的方法,指通过连接装置或韧带将第1,2跖骨建立连接,通过第2跖骨的反作用力达到矫正拇外翻的目的,其操作简单,不截骨,避免了截骨的一系列并发症。

    背景:目前截骨治疗拇外翻为主流的手术治疗方式,但存在众多的并发症。第1,2跖骨间弹性固定治疗拇外翻是一种新的手术方式。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第1,2跖骨间固定治疗拇外翻进行力学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数据。
    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肿瘤医院骨科的1例女性拇外翻患者的CT数据建立拇外翻有限元模型,对有限元模型进行3个手术位点的分组:A组为自第1跖骨远节基底部至第2跖骨远节基底部;B组为自第1跖骨远节基底部至第2跖骨中段;C组为自第1跖骨远节基底部至第2跖骨近节基底部,在3组模型分别实施第1,2跖骨间固定纠正拇外翻角至9°,分析各组固定后应力及形变情况。研究方案符合常州市肿瘤医院的相关伦理要求(伦理批号:2019-SY-031,审批时间:2019),并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知情授权。
    结果与结论:①在3组手术位点实施手术方案后,A组的全足应力为202.43MPa,形变1.71 mm,第1跖骨应力为37.38 MPa,形变为
    1.71 mm,第2跖骨应力为1.16 MPa,形变为0.005 mm;B组的全足应力为220.58 MPa,形变1.47 mm,第1跖骨应力为29.26 MPa,形变为1.47 mm,第2跖骨应力为0.94 MPa,形变为0.004 5 mm;C组的全足应力为141.94 MPa,形变1.07 mm,第1跖骨应力为23.62 MPa,形变为1.07 mm,第2跖骨应力为1.43 MPa,形变为0.003 2 mm;②结果表明,手术位点为自第1跖骨远节基底部至第2跖骨远节基底部或第2跖骨中段具有较高的形变能力,更利于拇外翻角的矫正。

    https://orcid.org/0000-0003-2307-3571 (李桂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钉道强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A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最佳骨水泥量有限元分析
    陈心敏, 李文标, 熊凯凯, 熊晓燕, 郑利钦, 李木生, 郑永泽, 林梓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 (9): 1404-1409.   DOI: 10.3969/j.issn.2095-4344.4014
    摘要363)      PDF (778KB)(75)   

    文题释义:
    钉道强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理想的内固定之一,钉道强化即注入骨水泥包裹螺旋刀片近端,增加螺旋刀片把持力和锚固力,降低内固定失败风险。
    有限元分析:具有操作简便、仿真度高、可重复利用等优势,从简单的骨骼应力到手术内固定的选择,以及动态骨折的仿真分析均可应用,在骨科领域蓬勃发展。

    背景:骨质疏松和骨折类型是影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后失效的两个重要原因,而钉道强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AO31-A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失败率,但注入骨水泥的具体数量仍有待商榷。
    目的:探讨钉道强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A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最佳骨水泥量。 
    方法:选取1名志愿者CT资料导入Mimics 19.0和Geomagic studio 2017软件中进行提取、优化得到右侧股骨三维模型;运用Solidworks 2017软件画出内固定模型并与股骨模型按照标准手术技术装配,再导入Hypermesh 14.0软件中截骨得到AO31-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模型,将螺旋刀片近端周围松质骨重新定义为骨水泥,分别得到A(2.2 mL)、B(4.2 mL)、C(6.4 mL)3个不同骨水泥注入量的钉道强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模型,设置材料属性参数、边界条件、施加载荷,分别导入LS-DYNA软件求解。 
    结果与结论:①3个模型头颈骨块内翻和旋转角度、股骨近端整体应力无明显差异,但B、C模型螺旋刀片切割严重且出现螺旋刀片断裂,A模型螺旋刀片切割轻微无断裂;②骨水泥强大的锚固力能稳定螺旋刀片,但容易导致局部应力集中;③钉道强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A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注入的骨水泥量不宜过多,可能不超过3 mL具有最佳的生物力学效果。
    https//orcid.org/0000-0002-9519-4797 (陈心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65岁以下嵌插型股骨颈骨折初始畸形程度对颈缩短的影响
    杜秀鹏, 杨朝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 (9): 1410-1416.   DOI: 10.3969/j.issn.2095-4344.3752
    摘要569)      PDF (727KB)(71)   

    文题释义:
    嵌插型股骨颈骨折:属于GardenⅠ型稳定性骨折,骨折颈部外侧皮质嵌插到股骨头的致密松质骨部分,股骨头轻度外翻,与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相比,无短缩或者短缩很小,患肢倾向于中立位,可能无明显疼痛、肿胀、畸形等临床症状,甚至某些患者可以保持一定的肢体活动能力,并且无臀部疼痛。
    Logistic回归:又称Logistic回归分析,是一种广义的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常用于数据挖掘、疾病自动诊断及经济预测等领域,如探讨引发疾病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危险因素预测疾病发生的概率等。自变量可以包括很多并且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分类的。然后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可以得到自变量的权重,从而可以大致了解到底哪些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同时可以根据危险因素预测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背景:非手术治疗嵌插型股骨颈骨折是目前很少使用的一种策略,空心螺钉内固定是嵌插型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治疗方式。目前为止对嵌插型股骨颈骨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治疗方式与影响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上,但嵌插型股骨颈骨折初始的畸形程度对术后股骨颈短缩影响的相关研究未见报道。
    目的:分析65岁以下嵌插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空心螺钉固定后股骨颈的短缩程度与初始畸形的关系,以及颈短缩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纳入病历资料完整的嵌插型股骨颈骨折患者53例,均予以3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随访12-24个月,应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估患者功能恢复情况;治疗前对患者进行骨盆正位、髋关节侧位X射线检查,测量患侧股骨头后倾角、外翻角、Pauwels角;末次随访拍摄骨盆正位X射线片,计算关节-股骨转子间距指数下降百分比(代表股骨颈短缩程度),≥30%为明显短缩,<30%为不明显短缩,分析颈短缩的相关因素及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①53例患者全部骨愈合,无股骨头坏死等不良事件发生,其中有7例(13.2%)发生明显颈短缩;②独立样本t 检验发现颈短缩与外翻角(P=0.000)、后倾角(P=0.001)、体质量指数(P=0.001)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外翻角是颈短缩的显著预测因子(P=0.041); ③随着股骨颈短缩的增加,髋关节Harris评分降低,明显短缩组与不明显短缩组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82.57±5.12)分和(94.15±4.03)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④提示外翻程度是嵌插型股骨颈骨折颈缩短的显著预测因子,并且股骨颈短缩与髋关节功能相关。
    https://orcid.org/0000-0003-2995-3430 (杜秀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关节镜下带线锚钉缝线桥缝合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张尚普, 鞠晓东, 宋恒义, 董 智, 王 晨, 孙国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 (9): 1417-1422.   DOI: 10.3969/j.issn.2095-4344.3764
    摘要634)      PDF (705KB)(57)   

    文题释义:
    关节镜技术:广泛运用于肩、膝等关节内病变的临床诊断、修复与治疗等方面,具有组织损伤小、切口美观、组织功能恢复快等优点。随着技术的进步,关节镜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此次研究就其在肩锁关节脱位中的应用进行尝试。
    缝线桥技术:是在肩袖修复中常用的一种修复方式,可下压肩袖断端,减轻局部张力,利于肩袖组织的修复及愈合。将其运用到肩锁关节脱位治疗中,同样可以下压锁骨远端,对锁骨远端的垂直及水平移位均有增强修复效果的作用。

    背景:目前肩锁关节脱位手术尚无统一标准,锁骨钩板固定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固定方式,但是微创的韧带重建技术与关节镜手术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带线锚钉缝线桥缝合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骨外科收治的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2组。关节镜组患者采取关节镜下带线锚钉结合缝线桥技术进行复位固定治疗,锁骨钩钢板组患者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花费时间、住院时间及恢复工作时间;术后3,6,12个月按照Lazzcano疗效标准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肩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外展上举和前屈上举活动度的差异。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已获得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且所有研究对象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关节镜组患者手术切口、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均显著优于锁骨钩钢板组(P < 0.01);②经Lazzcano疗效标准判定,术后3个月关节镜组患者优良率为84%,优于锁骨钩钢板组的66%(P < 0.05);术后6,12个月关节镜组的优良率均高于锁骨钩钢板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③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目测类比评分呈逐渐下降趋势(P < 0.01),同一时间节点关节镜组患者目测类比评分显著低于锁骨钩钢板组(P < 0.01);④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外展上举、前屈上举角度呈逐渐上升趋势(P < 0.01),同一时间节点关节镜组患者外展上举、前屈上举角度均大于锁骨钩钢板组(P < 0.01);⑤术后1年随访结果显示,关节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显著低于锁骨钩钢板组的63%(P < 0.01);⑥与锁骨钩钢板固定相比,关节镜下带线锚钉缝线桥缝合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无需再次手术去除内植物等优势,手术同时还可以明确诊断关节内伴随的病变,并在必要时进行治疗,提高修复效果。
    https://orcid.org/0000-0001-8329-1904 (张尚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组合式可变应力接骨板内固定干预山羊股骨骨折断端的骨组织细胞功能及骨密度变化
    杨卫强, 丁 童, 杨卫可, 蒋振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 (6): 890-894.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393
    摘要314)      PDF (836KB)(97)   

    文题释义:
    骨折愈合:分为一期愈合和二期愈合。一期愈合是指骨折断端通过哈弗系统重建骨单位的直接愈合,髓腔通畅,无或仅极少内外骨痂形成,骨折线消失;二期愈合是膜内化骨与软骨内化骨两种成骨方式结合,有骨痂形成。
    应力遮挡效应:此概念是从材料力学中衍变出来的,即当2个或2个以上具有不同弹性模量的成分组成一个机械系统加载时,就会发生载荷及应力、应变重分配现象。具有较高弹性模量的成分承担较多的载荷,使后者少承担或不承担载荷,应变也相应减少,这就是具有较高弹性模量成分所起的应力、应变遮挡效应。

    背景:普通直型接骨板可影响骨折断端生物力学的传导,组合式可变应力接骨板可保留骨折断端持续的生物力学刺激,影响骨组织细胞功能及骨密度改变,促进骨折愈合。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接骨板内固定对实验性山羊股骨骨折愈合骨组织细胞功能及骨密度的影响。
    方法:健康成年山羊30只,普通环境下饲养,制作山羊右下肢股骨骨折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组合式可变应力接骨板组(实验组)及普通直型接骨板组(对照组),每组15只。两组于术后4,8,12周测定血清中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水平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并分批处死山羊,取股骨断端组织行骨密度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结果与结论:①术后4,8周实验组血清中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增高较对照组快,但到12周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②术后4周,实验组血清中骨钙素含量大于对照组,12周小于对照组(P < 0.05);③术后4,8周实验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增高较对照组快,但到12周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④实验组8,12周骨折断端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和对照组4,8,12周骨密度均逐渐增大(P < 0.05);⑤术后4,8周实验组成骨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8周破骨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12周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5);⑥提示组合式可变应力接骨板内固定可使山羊股骨骨折断端产生持续压应力,刺激骨折断端骨组织细胞数量变化,导致相应骨组织细胞功能蛋白分泌,促进骨痂生成,加快骨痂改建,促进骨折愈合。

    https://orcid.org/0000-0002-8906-1103 (杨卫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治疗肩关节前脱位伴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
    张 磊, 马 丽, 扶世杰, 周 鑫, 喻 林, 郭晓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 (6): 895-900.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394
    摘要546)      PDF (775KB)(80)   

    文题释义:
    双排锚钉固定:文中特指带线锚钉缝合肩袖于肱骨大结节止点近端为内排锚钉,然后将内排锚钉缝合肩袖肌腱后,缝线通过肩袖肌腱上表面交叉后,再用外排锚钉固定于大结节远端,实现对肩袖肌腱止点平面固定,增加接触面积,同时将大结节骨折块复位固定。
    肱骨大结节上移距离:在肩关节正位X射线片中,肱骨大结节上缘与肩峰下缘的距离表示肩袖中冈上肌肌腱活动的上下空间,该距离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患者出现肩峰下撞击的风险;肱骨大结节骨折后上移,则肱骨大结节上缘与肩峰下缘的距离减小,极大地增加了患者出现肩峰下撞击的风险,将进一步导致肩袖损伤。

    背景:临床上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固定方式多种多样,若大结节骨块固定欠佳则会导致作为肩关节力学核心的大结节吸收,出现严重的肩关节功能障碍。
    目的:探索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治疗肩关节前脱位伴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使用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治疗肩关节前脱位伴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患者20例的病历资料,并进行系统肩关节功能锻炼,定期随访进行关节功能评定及疼痛评估;对比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锚钉松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肩峰下撞击;②术后1,3,6,12个月,各时间段之间Constant-Murley评分及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各时间点评分均优于前一时间点(P < 0.05);③术后1个月,患者的静息、活动目测类比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 < 0.05),肱骨大结节骨折上移距离显著小于术前(P < 0.05);④术后1年患者的前屈、外展、外旋、内收等肩关节活动度恢复良好;⑤提示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锚钉能有效恢复大结节的骨折移位,并实现对肩袖肌腱损伤的良好固定,促进其愈合,并缓解患者疼痛,有利于早期的肩关节功能锻炼。
    https://orcid.org/0000-0002-7834-4692 (张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单纯HyProCure跗骨螺钉治疗青少年柔韧性平足合并痛性副舟骨
    吴 刚, 陈建文, 王世隆, 段笑然, 刘海军, 董建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 (6): 901-905.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395
    摘要582)      PDF (673KB)(217)   

    文题释义:
    平足症:又称扁平足,指足弓低平或消失,患足外翻,站立、行走时足弓塌陷,引起足部疼痛的一种畸形。很多平足者特别是儿童平足没有症状,也不需要治疗,只有少部分儿童平足可能会逐渐引起整个身体体态的变化,有一部分平足可能合并足部骨结构异常,如垂直距骨、跗骨联合等。
    距下关节制动:涉及放置一个植入物于跗骨窦,代表着最小的侵入性手术干预。植入物可以防止不正常的踝关节旋转,这样能够保证在动态下维持其正常的解剖结构。此技术操作简单,患儿术后恢复快,而其他替代的选择方案则需要更大的手术操作,增加了手术危险性及术后恢复难度。

    背景:HyProCure跗骨螺钉已被广泛应用于柔韧性平足症的治疗,但针对合并痛性副舟骨的青少年柔韧性平足症尚无统一的治疗方式。
    目的:探讨单纯应用HyProCure跗骨螺钉治疗青少年柔韧性平足合并痛性副舟骨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9月国家康复医院收治的合并痛性副舟骨的柔韧性平足青少年患者24例(39足),其中男13例(22足),女11例(17足),年龄5-15岁,均接受HyProCure跗骨螺钉植入治疗。术后随访目测类比评分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拍摄X射线片,测量距骨-第1跖骨角(Meary’s角)、距骨-第2跖骨角、跟骨倾斜角(Pitch角)、距骨倾斜角、跟骨外翻角、距舟覆盖角及距骨跟骨角。研究获得国家康复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结果与结论:①术后24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其中2例(2足)出现跗骨窦区疼痛,1例(1足)术后出现跟骨轻度内翻及第1跖骨头下负重不足,1例(1足)术后残留副舟骨轻度疼痛;②24例患者获得6-36个月随访,未出现螺钉退出及二次手术取出螺钉等情况;③24例患者末次随访时的目测类比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 < 0.01),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 < 0.01);④24例患者末次随访的Meary’s角、距骨-第2跖骨角、Pitch角、距骨倾斜角、跟骨外翻角、距舟覆盖角及距骨跟骨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 0.01或P < 0.05);⑤结果表明,应用HyProCure跗骨螺钉治疗青少年合并痛性副舟骨的柔韧性平足具有良好的短期疗效。
    https://orcid.org/0000-0003-3628-9259 (吴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头颈部开窗减压治疗L1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单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
    刘立华, 孙 伟, 王云亭, 高福强, 程立明, 李子荣, 王江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 (6): 906-911.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396
    摘要400)      PDF (671KB)(44)   

    文题释义: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应用是诱发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因素,虽然激素与股骨头坏死间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二者间存在明显的“剂量-时间-反应”相关性,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较其他类型更能获得早期诊断;与相同期别的骨坏死相比,激素性更易发生进展。因此,有必要增加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认识,早期识别、干预,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以改善预后。
    CJFH股骨头坏死分型:李子荣等根据股骨头三柱结构提出了股骨头坏死的中日友好医院(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CJFH)分型,直接在股骨头侧进行分析,突出外侧柱在股骨头坏死预后评估和指导临床治疗选择中的作用。

    背景:股骨头坏死是骨科难治性疾病,尤其激素性骨坏死,发病率高,易进展塌陷,增加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认识将有助于早期识别、干预,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以改善预后。
    目的:探讨经头颈部开窗减压植骨治疗中日友好医院(CJFH)分型L1型患者中不同类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临床观察分析采用经头颈部开窗减压治疗的82例(106髋)CJFH分型L1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效果评价由两部分组成,包括髋关节Harris评分系统、双髋关节正位及蛙式位片观察,临床失败定义为Harris评分为差(<70分),和/或股骨头进行性塌陷,伴随临床表现加重;单、多因素分析性别、年龄、病因、术前ARCO分期、发病时间及术前Harris评分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①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51个月;②根据末次随访Harris评分结果,优4髋,良33髋,可50髋,差19髋,优良率为34.9%(37/106);末次随访Harris评分(83.1±14.3)分显著高于与术前(64.4±9.8)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③影像学观察股骨头塌陷进展15髋,单纯影像进展6髋;④临床失败26髋,单、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Harris评分<70分是影响股骨头坏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不同类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⑤提示经头颈部开窗减压治疗L1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可获得满意的中短期临床效果,但术前Harris评分<70分是影响保髋预后的危险因素。
    https://orcid.org/0000-0003-1952-419X (刘立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评价
    吕家兴, 白磊鹏, 杨朝昕, 苗岳松, 金 宇, 李哲宏, 孙广普, 徐 莹, 张擎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 (3): 391-396.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945
    摘要315)      PDF (605KB)(99)   

    文题释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是在股骨近端髓内钉基础上改良的髓内固定系统,增加了防旋性能,使手术时间缩短,创伤小,与股骨近端生物力学更相符,患者可早期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减少卧床并发症,是当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方式。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的以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退行性疾病,严重者会导致下肢肌肉力量不足、屈曲畸形、力线改变及受力不稳,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退行性关节病变。

    背景: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常用的内固定系统,同时老年人多伴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其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疗效可能会造成影响。
    目的:探讨骨折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后疗效的影响。
    方法:纳入92例65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患者,按照术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X射线K-L分级分为5组:0级为A组(13例),Ⅰ级为B组(18例),Ⅱ级为C组(23例),Ⅲ级为D组(22例),Ⅳ级为E组(16例)。记录5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3,6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计分。研究得到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结果与结论:①5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②C、D组术后下地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长于A、B、C组(P < 0.05);③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多于A、B组(P < 0.05),D、E组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均多于A、B、C组(P < 0.05);④C、D组术后1,3,6个月的Harris及Barthel评分低于A、B组(P < 0.05),E组术后1,3,6个月的Harris及Barthel评分均低于其他4组(P < 0.05);⑤结果表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分级越高,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越大,表现为术后并发症增加、术后下地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延长、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https//orcid.org/0000-0002-2196-7654(吕家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成年人膝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
    王晓非, 滕学仁, 丛琳岩, 周 旭, 马振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 (3): 397-402.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988
    摘要547)      PDF (835KB)(35)   

    文题释义:
    剥脱性骨软骨炎:是指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的局限性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病变,并逐渐与其周围正常骨分离、脱落的一种关节疾病,可发生于全身任何关节,以膝关节发病最为常见,即股骨内外侧髁最易受累,多见于运动量较大的青少年。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骨科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特点是膝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关节周围继发性骨质增生。在膝关节部位还常患有膝关节滑膜炎、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膝关节游离体、腘窝囊肿、髌骨软化、鹅足滑囊炎、膝内/外翻等关节疾病。

    背景:成年人膝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会出现局部关节软骨与软骨下骨不稳定,如不及时治疗,将对关节软骨产生继发性影响,发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概率明显提高,目前尚缺乏明确的治疗方案。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联合Herbert双向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9月接受治疗的符合膝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诊断标准的成年人患者,并排除合并其他膝关节疾病者。接受治疗的患者有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所有患者均行膝关节镜联合Herbert双向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所有患者均为成年人,年龄18-53岁,平均为(29.00±4.62)岁;所有患者均为单侧膝关节发病,其中左侧19例,右侧24例。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对比膝关节活动度,使用目测类比评分评估膝关节疼痛程度,膝关节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变化情况。
    结果与结论:①43例患者中有35例完成1年以上随访,随访时间为12-20个月,平均(14.0±2.5)个月,无一例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②治疗后所有患者膝关节疼痛与功能均显著改善,治疗前膝关节活动度为(109.57±12.45)°,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为(126.39±13.7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6.72,P < 0.001);治疗前目测类比评分为(5.53±1.47)分,治疗后为(0.79±1.35)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37.51,P < 0.001);治疗前Lysholm评分为(58.27±10.51)分,治疗后为(89.36±5.43)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63.65,P < 0.001);③结果表明,应用膝关节镜联合Herbert双向加压螺钉治疗成年人膝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固定可靠、手术创伤小,可以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https://orcid.org/0000-0001-9051-7764 (王晓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3种内固定方式的比较
    向飞帆, 叶俊武, 张喜海, 葛建华, 唐 炼, 阳运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 (3): 403-408.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950
    摘要433)      PDF (756KB)(98)   

    文题释义:
    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股骨小转子下5 cm至股骨髁上5 cm处为股骨干,目前治疗以髓内钉固定为金标准;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为临床少见损伤,多由高暴力损伤所致,股骨颈骨折易延迟诊疗或漏诊,股骨颈骨折的固定方式存在争议。
    内固定方式:目前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常用内固定方式包括以下几种:股骨重建钉同时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颈骨折;逆行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空心钉固定股骨颈骨折;钢板固定股骨干骨折,空心钉固定股骨颈骨折。

    背景: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属临床少见损伤,其治疗越来越多地引起学者的重视,目前内固定方式较多。
    目的:回顾性分析3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探讨其适应证。
    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3例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3组,单纯股骨重建钉组(A组)11例,逆行髓内钉联合空心钉组(B组)10例,钢板联合空心钉组(C组)12例。对比3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术中情况、术后随访情况及并发症。
    结果与结论:①3组患者年龄、性别、受伤原因、股骨干骨折AO分型、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3组切口长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与B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均显著小于C组(P﹤0.05);3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3组患者股骨干愈合时间、股骨颈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Harris评分优良率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A组有1例发生股骨颈骨折延迟愈合;B组有1例发生再骨折,骨折端位于股骨转子下;C组有1例发生螺钉松动;⑤说明3种内固定方式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术者熟练的内固定方式。

    https://orcid.org/0000-0001-9019-5515 (向飞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改良膝关节撑开器联合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吴 财, 罗 田, 曾庆虎, 彭成忠, 廖 涛, 王乐乐, 曾 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 (27): 4305-4309.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832
    摘要394)      PDF (845KB)(36)   

    文题释义:

    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是以X射线片上胫骨平台骨折的型态为依据的,共分为如下6型:型,外侧平台劈裂骨折,无关节面塌陷;型,外侧平台的劈裂塌陷骨折,也是外翻应力合并轴向负荷所致;型,单纯的外侧平台塌陷;型,内侧平台骨折,呈劈裂性或劈裂塌陷性;型,双髁骨折,伴有不同程度的关节面塌陷及移位;型,双髁骨折合并干骺端骨折,常见于高能量损伤或高处坠落。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该技术于1997年被提出,特点是避免直接暴露骨折端、维持适当稳定的固定、最大限度地保护骨折区及其周围血供,其一般需要利用肌腱等软组织进行骨折的间接复位。由于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已逐渐被广泛使用。

    背景:有研究利用长骨撑开器辅助治疗不稳定型胫骨平台骨折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其使用长骨撑开器的安全性不高,易造成软组织损伤。

    目的:对比改良膝关节撑开器联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20161月至20181月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收治的71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其中男48例,女23例,试验组34例接受改良膝关节撑开器联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37例接受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进行膝关节HSS评分。试验获得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

    结果与结论①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 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②试验组术后出现关节僵硬1例与创伤性关节炎1例,对照组术后出现感染1例、关节僵硬5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与内固定松动1例,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 < 0.05);③71例患者获得10-14个月随访,试验组术后1个月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末次随访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④结果表明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改良膝关节撑开器联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可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ORCID: 0000-0002-7709-5648(吴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髋部骨折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高危因素
    卫 勇, 李 军, 张 勇, 余 浩, 谢 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 (27): 4338-4342.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756
    摘要502)      PDF (598KB)(60)   

    文题释义:

    髋部骨折:主要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常常需要行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即使采用了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物预防,下肢仍然常形成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并且可引发静脉功能不全的一种疾病,深静脉血栓栓子脱落后流入肺动脉可导致肺栓塞以及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

    背景: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容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但目前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尚不明确。

    目的:统计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探讨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1月至2018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42例髋部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男99例,女143例,平均年龄69.1岁,其中股骨颈骨折18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53例。所有患者对治疗及试验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无抗凝禁忌,入院后予以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常规双下肢行血管彩超检查,根据结果分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组、下肢非深静脉血栓组(下肢伴有深静脉血栓形成时术前行下腔滤器置入)。对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和股骨转子间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实验室检查(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红蛋白)、合并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可能的血栓形成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采用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其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与结论:①242例髋部骨折患者中58例(24%)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②下肢深静脉血栓组与下肢非深静脉血栓组的性别、骨折类型、D-二聚体水平、纤维蛋白原水平、合并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2组患者的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③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受伤至手术时间≥5 d是髋部骨折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④说明髋部骨折患者即使在预防性抗凝药物治疗的情况下仍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其中高龄患者以及术前等待的时间长是其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ORCID: 0000-0001-8379-9230(卫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鸡尾酒中添加激素促进单髁置换后的快速康复
    岳聚安, 张启栋, 黄 诚, 郭万首, 王卫国, 王冉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 (27): 4343-4348.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757
    摘要377)      PDF (676KB)(36)   

    文题释义:

    单髁置换是人工膝关节置换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置换范围局限在单髁的置换。膝单髁关节置换与全膝关节置换几乎同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单髁关节置换的目的是尽可能保留正常的关节结构,以期获得更好的功能恢复。膝单髁置换可分内侧室和外侧室两种情况,但仍以内侧为主,无论是内侧还是外侧,在手术方法上基本相同。

    糖皮质激素:是机体内极为重要的一类调节分子,它对机体的发育、生长、代谢以及免疫功能等起着重要调节作用,是机体应激反应最重要的调节激素,也是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而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剂。其具有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非特异性抑制免疫及退热作用等多种作用,可以防止和阻止免疫性炎症反应和病理性免疫反应的发生。

    背景:单髁置换后疼痛是比较常见的临床问题,严重疼痛会影响术后疗效。激素是常见有效的抑制炎症反应的药物,单髁置换术中关节局部注射鸡尾酒是否添加激素有一定的争议。

    目的:评估鸡尾酒中添加激素促进单髁置换后快速康复的有效性。

    方法选择201710月至20193月行单侧单髁置换治疗的单侧膝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激素组(术中关节局部注射鸡尾酒+40 mg曲安奈德)和对照组(术中关节局部注射鸡尾酒+等量生理盐水)。观察2组患者术后目测类比评分、芬太尼用量、膝关节功能、炎性指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结果与结论:①最终80例患者纳入研究,每组40例,2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 > 0.05);②激素组患者术后第1,2,3天静态及动态目测类比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③激素组患者术后48 h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5);④术后第1,3,5天及术后3个月时激素组患者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 < 0.05);⑤术后3个月时激素组患者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优于对照组(P < 0.05),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⑥激素组术后第3天时C-反应蛋白水平及术后24 h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⑦激素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⑧提示鸡尾酒中添加激素可有效促进单髁置换后快速康复。

    ORCID: 0000-0003-3793-6366(岳聚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后股骨颈短缩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
    牟 帅, 肖 鹏, 张建亮, 侯伟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 (21): 3304-3309.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649
    摘要473)      PDF (28897KB)(93)   

    文题释义:

    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股骨颈骨折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约占全部髋部骨折的50%。空心钉内固定依然是临床上治疗股骨颈骨折最常用的方式,且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术后股骨头坏死和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股骨颈短缩: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股骨颈短缩的现象,甚至造成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

    背景:空心钉内固定目前是临床上治疗股骨颈骨折最常用的方式,但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股骨颈短缩的现象,甚至造成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后股骨颈短缩的发生率、临床特点、预后转归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成都地区3家骨科医院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并获得完整术后随访信息的11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以术后股骨颈短缩作为预后观察指标,记录患者股骨颈短缩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主要临床特点;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分析性别、年龄、Garden分型、Garden指数、骨密度T值、Singh指数、受伤至手术时间、负重时间等因素与术后股骨颈短缩的相关关系,再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股骨颈短缩发生率为48.6%(54/111),其中股骨颈短缩10-19 mm的发生率为31.5%(35/111)、股骨颈短缩≥20 mm的发生率为5.4%(6/111);②股骨颈短缩的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术后6个月内,占76%;③股骨颈短缩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下地负重时疼痛、髋关节活动受限和跛行,股骨颈短缩的临床表现分析结果显示,颈短缩组以中度疼痛为主(67%),无短缩组以无疼痛/轻度疼痛为主(86%);颈短缩组髋关节活动受限的发生率高于无短缩组(68% vs. 21%),颈短缩组患者跛行的发生率高于无短缩组(61% vs. 18%),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 0.05);④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表明,骨折Garden分型为Ⅲ,Ⅳ型、Garden指数为Ⅲ,Ⅳ级、骨密度T值≤-2.5、负重时间≤2个月是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后发生股骨颈短缩的独立危险因素,说明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后存在很高的股骨颈短缩发生风险,而发生时间主要集中术后6个月内。

    ORCID: 0000-0002-4430-4394(牟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置入修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的止血与抗凝
    高肇篷, 高 明, 姜 振, 张钦明, 贾代良, 王海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 (21): 3315-3320.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701
    摘要465)      PDF (717KB)(55)   

    文题释义:

    氨甲环酸:是一种氨基酸赖氨酸的合成衍生物,半衰期3 h,在纤溶酶原激活中起着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由于其作用于纤溶系统,止血效果显著,如今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可减少围术期失血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神经、心脏、脊柱矫形、关节置换及颌面部外科等手术中止血。

    利伐沙班:是首个上市的口服直接Xa因子抑制剂,药物相互作用少,无需常规监测凝血指标,在老年患者及骨科大手术的抗凝治疗中更具有优势。

    背景:目前世界上尚无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平衡止血和抗凝的共识及指南。将氨甲环酸与利伐沙班联合应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术期止血与抗凝管理的相关文献较少。

    目的:观察氨甲环酸联合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术期出血、输血及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方法:纳入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计划行股骨防旋髓内钉手术治疗,所有入组的患者给予利伐沙班10 mg/d抗凝,直至手术前24 h。患者分2组,试验组30例术中静脉滴入1.0 g氨甲环酸,对照组例静脉滴入相同体积的葡萄糖溶液。收集两组手术失血量、输血及出院前静脉血栓形成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与结论:①试验组的失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两组出院前静脉血栓形成无显著差异;②试验组中3例患者接受了输血,对照组7例患者接受了输血;③结果证实,氨甲环酸联合利伐沙班不仅可以减少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围术期失血,而且不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ORCID: 0000-0001-6249-9714(王海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新型定位装置在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中的辅助定位
    杜刚强, 蒋昇源, 付 冠, 李 朋, 姜建浩, 张 锴, 贾 龙, 宫智浩, 宋凯凯, 杨淑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 (18): 2855-2860.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640
    摘要283)      PDF (25387KB)(55)   

    文题释义: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中老年人,青壮年可因高暴力损伤引起该类型骨折。骨折后患者髋部疼痛、肿胀,大转子处可有压痛及叩击痛,下肢存在短缩、内收、外旋等畸形。影像学检查可清晰地显示骨折的部位、类型及移位程度。

    克氏针定位装置:该辅助定位装置适用于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与传统徒手操作相比,具有定位效率高、透视次数少、手术时间短、患者创伤小等优点;与骨科机器人、计算机导航系统等辅助定位装置相比,精确度有待提高,较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

    背景:目前骨科机器人、计算机导航系统等智能定位装置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手术过程中的应用逐步开展,但基层医院仍需一种廉价的辅助定位装置。

    目的:探讨一种股骨颈克氏针定位装置在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过程中辅助定位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5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辅助定位装置分为2组,徒手定位组28例患者行传统徒手定位空心钉内固定;辅助定位组26例患者术中应用克氏针定位装置,定位针角度、方向、距离均可量化微调,辅助定位,引导置入空心螺钉。比较2组患者临床与影像资料。

    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术中并发症;术后影像显示骨折复位良好,空心螺钉分布、角度、位置良好;②辅助复位组手术时间(49.27±4.86) min小于徒手定位组(59.64±8.02) min,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辅助定位组透视次数明显少于徒手定位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③2组随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Harris功能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辅助定位组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9%;④2组患者随访期间无股骨头坏死发生,晚期坏死率待随访;⑤提示克氏针定位装置在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过程中,可辅助定位,引导置入空心螺钉,能有效提高定位效率,减少透视次数,避免反复调整穿针对股骨颈骨质的损伤,促进患者恢复。

    ORCID: 0000-0002-4576-3306(杜刚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