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排行

    Baidu Google scholar CSCD Crossref WebOfScience Sciencedirect
    文章出版日期: 一年内| 两年内| 三年内| 全部

    当前选项: Baidu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中国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的Meta分析
    韩亚军,帖小佳,伊力哈木•托合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18 (7): 1129-1134.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4.07.024
    摘要1119)      PDF (608KB)(2015)   

    背景:中国很多学者对不同地方做过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调查,但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抽样调查仍相对缺乏,目前的文献仍不能很好地全面描述国内骨质疏松症的总体流行病学趋势。
    目的:对中国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流行病学的资料进行汇总,综合分析骨质疏松症流行状况。
    方法:采用Meta分析对中国2000至2013年发表的有关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流行病学的文献进行归纳和统计学分析。提取资料中4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并以10岁为一个年龄组段分别进行汇总,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共对32篇文献进行分析,提取40岁以上人群样本总量58 254例,其中男26 844例,女31 410例。中国4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总体患病率13.2%,其中男性11.8%,女性14.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 0.05)。随年龄增加,男性及女性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均逐渐增加,男性增长则相对平缓,女性进入50岁后,患病率明显增高。从Lumbar,Neck,Troch,Ward's 4个检测部位来看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在北方地区以Lumbar检出率最高,可能与北方地区重体力活动相对南方地区多,加速了腰椎的退变有关。南方地区以Ward's检出率最高,有待进一步研究。男性人群中近5年的患病率较5年前明显增加,女性人群中近5年的患病率较5年前明显减小。提示中国为骨质疏松高发地区,开展骨质疏松宣传和相关疾病的防治意义重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全文链接:

    被引次数: Baidu(226)
    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应用效果及机制
    周景辉,吴耀持,谢艳艳,张峻峰,黄承飞,孙懿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 17 (28): 5255-5260.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3.28.025
    摘要1334)      PDF (513KB)(963)   

    背景:研究表明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效果。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机制及效果评价。
    方法:建立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检测相关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3、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含量的变化;对应用针灸联合药物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针刺主穴结合配穴,中药服用或外敷熏蒸,观察膝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情况,明确应用针灸结合中药干预治疗的效果。
    结果与结论:针灸治疗能够通过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3、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延缓膝关节软骨的破坏,改善膝关节功能,从而发挥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膝骨关节炎的患者应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后,获得较好的效果,治疗有效率高达90%以上,并且与单一应用透明质酸钠或针灸治疗相比较,针灸结合中药治疗的有效率更高,治疗效果更好。

    被引次数: Baidu(206)
    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
    申延清,刘风霞,曹 红,马爱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1, 15 (9): 1643-1646.   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1.09.030
    摘要836)      PDF (516KB)(859)   

    背景:目前膝骨关节炎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目的:调查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2007-07/2009-11青岛某医院住院治疗的315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一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X 射线片检查、疾病诊断和实验室检查等资料,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χ2检验,分析膝骨关节炎发病的影响因素。
    结果与结论:①左膝骨关节疼痛占21.6%,右膝疼痛占29.5%,总体上右膝关节疼痛检出率高于左膝(P  < 0.01)。单膝疼痛占51.1%,双膝疼痛占48.9%,单双膝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②女性临床膝骨关节炎检出率高于男性(P   < 0.01)。男女检出率均与年龄有关,且随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升高。③肥胖人群的膝骨关节炎检出率较非肥胖人群高(P  < 0.01),不同性别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④不同劳动强度人群膝骨关节炎检出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1),劳动强度越大检出率越高。⑤绝经女性膝骨关节炎检出率较未绝经女性检出率高(P  < 0.05),绝经情况分布年龄范围为45~60岁(60岁以上被调查者均已绝经)。提示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职业(工人、家务)、遗传因素等是中老年膝骨关节炎发病的危险因素,其中以年龄因素危险度最高。

    被引次数: Baidu(201)
    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3.0心脏病模块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黄卓燕,郝元涛,朱 琦,林丹儿,杨仲仪,胡佳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0, 14 (48): 9037-9040.   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0.48.026
    摘要529)      PDF (288KB)(626)   

    背景:心脏病患儿的生存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国内缺少相关的研究报道。缺乏适合的量表是主要原因之一。
    目的:考察儿童生存质量量表PedsQL3.0心脏病模块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
    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量表翻译改造程序,将英文版的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3.0心脏病模块翻译改造成中文。并将中文版量表运用于广州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的310例门诊部或住院部的心脏病患儿及其家长。分析量表的可行性、内部一致性、内容效度、结构效度等。
    结果与结论:父母和患儿共发放480份问卷,回收462分,答卷的条目缺失率低于1%;除5~7岁患儿自评问卷的感知身体外貌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35外,其他量表各个方面的Cronbach′sα系数为0.66~0.94;量表的各条目与其所属方面和领域之间相关较强,而与其他方面和领域相关较弱;证实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因子结构与量表的理论结构一致。结果提示PedsQL3.0心脏病模块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良好,可以应用于中国心脏病儿童生存质量的研究。

    被引次数: Baidu(193)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李晓峰,赵劲民,苏 伟,崔向荣,罗世兴,马爱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1, 15 (10): 1721-1725.   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1.10.003
    摘要659)      PDF (1720KB)(1486)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髓中含量极低,体外培养难度较大。体外分离培养纯度高、活力强、生物特性均一的间充质干细胞,对组织工程及细胞的体内、体外实验显得至关重要。
    目的:建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方法,并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表面标志物鉴定及多向分化能力检测。
    方法:通过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绘制生长曲线,细胞周期分析,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分别向成骨、成脂方向诱导分化。
    结果与结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以梭形细胞为主,呈放射状排列的细胞集落,细胞生长旺盛,可连续稳定传代10代以上。生长曲线及细胞周期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符合正常细胞生长特征且生长活跃。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D44,CD90,CD105均呈阳性表达,而CD34,CD45呈阴性表达。成脂、成骨诱导后,油红O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von Kossa法染色和茜素红染色均呈阳性。全骨髓贴壁培养法操作简单,可大量分离、纯化、扩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所获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一般生物学特性,经诱导培养后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实验所用的全骨髓贴壁法法为组织工程提供充足的种子细胞来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被引次数: Baidu(186)
    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病危险因素的调查
    区广鹏,肖 军,郑佐勇,李 贝,刘 伟,李 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 16 (50): 9463-9470.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2.50.028
    摘要519)      PDF (502KB)(1051)   

    背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关节疾病,可引起老年人下肢残疾,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了解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病因素对预防疾病的发生起到积极作用。
    目的:通过调查佛山市高明区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病情况,探讨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在佛山市高明区内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 250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男女各1 125名,对1 064名有症状者进行膝关节正侧位X射线检查,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为临床症状阳性和X射线Kellgren&Lawrence分级2级及以上者。采用SPSS 13.0软件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危险因素。
    结果与结论:文化程度、饮食习惯、吸烟、饮酒、出入爬楼梯习惯、蹲位排便习惯、骨质疏松病史并不是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危险因素(均OR < 1)。性别、年龄、肥胖、居住环境潮湿阴暗、站姿工作习惯、重体力劳动职业、膝关节外伤史、骨性关节炎家族史是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危险因素(均OR > 1)。

    被引次数: Baidu(167)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新鲜胫骨远端骨折32例
    李国胜,胡永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1, 15 (13): 2454-2457.   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1.13.041
    摘要263)      PDF (475KB)(462)   

    背景:传统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过程中为保证骨折解剖复位,需广泛剥离骨膜直接暴露骨折端,常造成伤口愈合不良、感染和骨延迟愈合等不良后果。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
    方法:选择新鲜胫骨远端骨折患者32例,男26 例,女6 例,年龄18~76 岁,均采取闭合复位,小切口手术入路置入胫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置入后随访行X射线检查,采用Johner-Wruhs评分评估治疗效果。
    结果与结论:30例平均随访16个月,骨折均获愈合,临床平均愈合时间14周;其中外踝手术切口浅表感染2例,皮肤刺激症状4例,螺钉断裂1例(术前X射线片无法诊断断裂),钢板远端断裂1例,腓浅神经损伤1例。按Johner-Wruhs评分法,功能优22例,良6例,中2例,优良率为93%。说明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创伤小、不良反应少、固定牢固、骨折愈合率高、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

    被引次数: Baidu(159)
    细菌生物膜耐药机制的研究与进展
    陈铁柱,李晓声,曾文魁,杜 尧,谭财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0, 14 (12): 2205-2208.   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0.12.029
    摘要126)      PDF (578KB)(932)   

    背景:细菌形成生物膜后耐药性极强,可以逃避宿主的免疫作用,在感染部位难以彻底清除,是临床上难治性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的:文章综述了细菌生物膜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以便寻找有效控制手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新药开发。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8-01/2008-12关于细菌生物膜耐药机制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生物膜;耐药性;细菌;感染”或“biofilm; Drug resistance; bacteria; Infectio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细菌生物膜感染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285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3篇文章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对细菌生物膜形成机制的了解,有利于更合理选择抗生素,有效的控制好临床感染。细菌形成生物膜后耐药性明显增加,耐药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生物膜的ESS物理屏障作用、特殊微环境、细菌密度感应系统等在耐药形成中都发挥一定作用,而且可能是多因素协同作用。通过该方面的机制研究指导临床用药和新药开发。

    被引次数: Baidu(153)
    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的评价方法和发展趋势
    李 瑞,王青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1, 15 (29): 5471-5474.   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1.29.037
    摘要168)      PDF (585KB)(951)   

    背景:对生物材料进行生物相容性的评价是进入临床实验前的重点研究内容,但是目前国内外标准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影响了生物材料的研究。
    目的:对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的评价方法进行回顾和展望。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10-08 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biomaterials,biocompatibility,evaluated methods,trend”,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2000-01/2010-08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相关文章,检索词为“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共检索到文献104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25篇。
    结果与结论:生物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才能确保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生物材料不引起明显的临床反应以及能耐受宿主各系统的作用而保持相对稳定、不被破坏和排斥的生物学性质则为生物相容性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评价是生物材料进入临床实验前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的评价方法研究手段逐渐多样化,其评价已从整体、细胞水平进入了分子水平。

    被引次数: Baidu(144)
    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陈广栋,王振斌,陈建常,路兰鸿,李秀清,汪惠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0, 14 (35): 6483-6496.   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0.35.006
    摘要182)      PDF (254KB)(432)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在较大样本量的前提下,比较国内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2010-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2010-04)、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 (2010-04)及所有关于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假体关节功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出现并发症、髋关节残余疼痛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纳入7个临床对照研究,共624例高龄患者(>60岁)。其中行全髋关节置换实验组32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对照组295例。Meta分析发现:①全髋关节置换组在疗效上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OR=2.88和95%可信区间为(1.84, 4.49),P < 0.05]。②实验组手术时间上长于对照组[WMD=43.35和95%可信区间为(23.96,62.74),P < 0.05]。③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WMD=336.36和95%可信区间为(196.34,476.37),P < 0.05]。④两组术后出现并发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OR=0.54和95%可信区间为(0.29,1.02),P > 0.05]。⑤实验组髋关节残余痛少于对照组[OR=0.30和95%可信区间为(0.18, 0.50),P < 0.05]。
    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较人工股骨头置换具有更好的远期临床效果,尤其适用于原发髋关节疾病和较强活动能力者。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持续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应该谨慎。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少且质量不高,论证强度较弱,尚需开展和设计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做进一步验证。 

    被引次数: Baidu(141)
    髋关节置换后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比较
    靖光武,叶树楠,杨述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1, 15 (22): 4028-4031.   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1.22.010
    摘要113)      PDF (662KB)(624)   

    背景:低分子肝素可显著降低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但其因需皮下注射而存在局限性。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后应用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
    方法:58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利伐沙班组28例,低分子肝素组(达肝素)30例。置换后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估DVT形成情况,并观察治疗期间出血情况。
    结果与结论:利伐沙班组与达肝素组患者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无严重出血,置换后非严重出血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利伐沙班在预防全髋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与安全性上与低分子肝素作用相当。

    被引次数: Baidu(126)
    医用敷料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柯林楠,冯晓明,王春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0, 14 (3): 521-524.   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0.03.034
    摘要508)      PDF (353KB)(1328)   

    背景:医用敷料作为伤口处的覆盖物,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可以替代受损的皮肤起到暂时性屏障作用,避免或控制伤口感染,提供有利于创面愈合的环境。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慢性溃疡性伤口的增多,医用敷料的市场价值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的:论述医用敷料现状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探索其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Elsevier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1980-01/2009-01关于医用敷料方面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医用敷料,胶原蛋白,壳聚糖,水凝胶”或“medical dressing,chitosa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医用敷料种类、特点、临床应用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5篇文献用于进行综述。
    结论和结论:就目前临床使用及研究的医用敷料,根据其所用的材料将其分成了天然高分子,合成高分子,无机材料和复合材料,分别对它们的性能和临床应用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并对敷料类产品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展望了敷料类产品的未来发展方向。文章可为医用敷料类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制造商在质量控制、标准建立以及政府监管部门对该类产品的监督监管提供理论基础。

    被引次数: Baidu(122)
    新型医用敷料的分类及特点
    李 晶,薛 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 17 (12): 2225-2232.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3.12.020
    摘要2743)      PDF (698KB)(2586)   

    背景:临床应用的多种新型创面敷料可加速创面修复,减少伤口感染,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
    目的:回顾传统医用敷料及新型医用敷料的优缺点,展望新型医用敷料的临床应用及发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3年1月至2006年8月PubMed数据库及2000年1月至2006年8月CNKI数据库有关医用敷料种类、特点及临床应用的研究,检索词为“Medical dressing,医用敷料”。
    结果与结论:医用新型敷料分为薄膜类、水凝胶类、藻酸盐类、泡沫类、水胶体类、药用类敷料。薄膜类敷料透明,便于观察伤口,能密切黏附于创面表面,有效保持创面渗出液,提供有利于创面愈合的湿润环境,促使坏死组织脱落,减轻创面疼痛会,缺点为吸水性能欠佳。水凝胶类敷料能与不平整的创面紧密粘合,减少细菌滋生,加速新生血管生成,促进上皮细胞生长。水胶体类敷料比薄膜类敷料厚许多,胶层的厚度决定其吸收能力的大小,水胶体敷料可吸收少量到中量渗液,不适用于渗出液多的创面。泡沫类敷料具有多孔性,表面张力低,富有弹性,可塑性强、轻便,对渗出液的吸收力强,对氧气及二氧化碳几乎完全通透,可作为药物载体。新型藻酸盐类敷料比较柔软,容易折叠,敷贴方便,在创面上形成柔软类似凝胶的半固体物质,为创面提供一个湿润环境,提高表皮细胞的再生能力,加快表皮细胞移动。药用类敷料有保护创面、止痛、止血、消炎、促进新生肉芽组织及上皮细胞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等功能。

    被引次数: Baidu(118)
    肾虚模型造模方法及相关指标
    杜 江,李 楠,王和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0, 14 (50): 9433-.   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0.50.031
    摘要718)      PDF (393KB)(848)   

    背景:临床上与肾虚相关的疾病较多,肾虚动物模型往往在这类疾病的实验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选择合适的方法制造肾虚模型必然会对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很大的帮助。
    目的:全面归纳肾虚模型的各种造模方法、其造模的理论依据、肾虚类型和检测方法及指标意义。
    方法:电子检索清华同方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2004/2009收录的肾虚模型相关期刊、会议论文和综述,根据文章的参考文献,对有价值的文献另行检索阅读,分析其造模方法和相关检测指标的研究进展。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肾虚模型相关文献46篇。其造模方法主要分为药物干预、手术切除和模拟中医病因病机等3大类;其模型主要分为肾阳虚模型和肾阴虚模型两类;主要通过肉眼和镜下观察、测量相关数据和生化检测的方法来观察动物内分泌、免疫、生殖系统等变化进行判断。目前对肾虚模型中DNA,RNA,蛋白的变化 的研究和探讨有增多的趋势,但目前的指标都不是“金指标”。虽然有学者试图找出肾虚的物质基础,但结论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

    被引次数: Baidu(11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与生活质量
    邢 伟,吴艳青,宋延锋,高 洁,唐 静,林 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1, 15 (5): 901-904.   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1.05.034
    摘要308)      PDF (492KB)(659)   

    背景:虽然终末期肾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理健康水平相对平稳,长期生存率有明显提高,但这些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2例,其中男38例,女34例,年龄27~86岁,给予持续健康教育3个月,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分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
    结果与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与年龄、家庭支持、透析时间、透析次数、费用类型、经济收入、残余尿量、合并症、每周运动时间及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均< 0.05);进一步对血透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后生活质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较前明显改善(P < 0.05或P< 0.01)。并发现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大于生理健康状况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说明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被引次数: Baidu(112)
    解剖型钢板和锁定钢板内固定修复胫骨远端Pilon骨折
    高展军1,2,阚世廉3,丁尔勤2,李文成2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 16 (17): 3111-3115.   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2.17.017
    摘要312)      PDF (301KB)(477)   
    背景:Pil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难点在于关节面的重建和软组织保护,解剖型钢板和锁定钢板具有三维固定等优点,与以往普通固定材料相比有一定优势。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和锁定钢板的结构特点以及在胫骨远端Pilon骨折关节面解剖复位的疗效。
    方法:对2004-03/2010-08收治的79例Pilon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开放性损伤22例,闭合性损伤57例,Ruedi-Allgower Ⅱ型31例,Ⅲ型48例;部分开放性损伤者行急症处理,闭合性损伤者于伤后7~12 d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根据骨折的不同形态和软组织损伤情况,分别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或胫骨外固定支架固定。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4~19个月随访,应用Tornetta评分系统评估治疗效果,Ruedi-Allgower Ⅱ型优良率为97%,Ruedi-Allgower Ⅲ型优良率为79%;Ruedi-Allgower Ⅲ型患者中,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的优良率达88%,支架外固定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均不满意;外固定者创面均有浅部感染及部分软组织坏死,经对症处理全部愈合,未发生骨髓炎及骨不愈合情况。结果可见应用解剖型钢板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Pilon骨折疗效理想,治疗要点在于保留软组织覆盖和重建稳定的关节面。
    被引次数: Baidu(110)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李素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1, 15 (20): 3767-3770.   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1.20.038
    摘要146)      PDF (681KB)(926)   

    背景: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但又不能直接在人体上进行实验,需要复制类似人类骨质疏松的动物模型进行研究。
    目的:全面分析各种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及优缺点,为今后研究骨质疏松症,在模型选择上提供参考。
    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和ESBCO Medline数据库1990-01/2010-07收录的骨质疏松模型的相关综述和论文报告。中文检索词为“骨质疏松,动物模型”;英文检索词为“osteoporosis,animal models”。共检索到469篇相关文献,对文章进行初审,纳入文献主题内容与此文联系紧密;原创、论点论据可靠的试验文章;观点明确,分析全面的文章。排除内容陈旧或重复文献及试验设计中不是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章。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符合标准的38篇文献。目前用于骨质疏松症研究的动物模型主要有诱发性动物模型和转基因动物模型。各种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可能只侧重于表现该疾病的某种病因、某一阶段、某些主要症状及某些病理生理变化,必须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造模方法和实验动物。

    被引次数: Baidu(105)
    玻璃纤维桩与金属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的比较
    常志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 17 (29): 5309-5315.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3.29.008
    摘要998)      PDF (664KB)(737)   

    背景:当冠部牙体组织大面积缺损单纯充填、全冠及嵌体疗效不佳时,桩核系统使残根、残冠的修复成为可能。
    目的:分析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106例患者共160颗患牙随机分为2组,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分别采用玻璃纤维桩(n=80)和铸造金属桩(n=80)制作桩核,金瓷冠修复,随访9-33个月,评价两组临床修复效果。
    结果与结论:玻璃纤维桩治疗成功78颗,桩松动2颗,治疗成功率98%;铸造金属桩治疗成功71颗,冠折1颗,根折4颗,桩脱落4颗,治疗成功率89%,两组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表明玻璃纤维桩在牙体缺损修复中具有操作方便、色泽好且不易造成根折等优点,治疗效果优于金属铸造桩核修复。

    被引次数: Baidu(101)
    克氏针与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比较
    胡洪涌,韩同坤,阳闽军,窦庆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1, 15 (26): 4880-4884.   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1.26.033
    摘要161)      PDF (602KB)(1542)   

    背景:一般认为,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较克氏针效果更优,但这些报道多就手部掌指骨骨折总体范围进行比较,而未考虑不同节段掌指骨局部解剖特点及骨折的部位、类型等因素。
    目的:将掌指骨骨折按局部解剖节段分组,对应比较克氏针与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
    方法:随访克氏针置入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52例74处,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38例49处,按掌骨、近节指骨、中节指骨分组对应比较,从骨折愈合情况、功能恢复情况及伤口感染情况3方面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与结论:微型钢板治疗掌骨骨折优势明显,可优先选用;治疗近节指骨骨折微型钢板总体占优,但近节指骨远段及头部骨折宜采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更有利于患指功能恢复;治疗中节指骨骨折应优先选择克氏针;克氏针置入内固定在治疗某些掌指骨骨折病例如末节指骨骨折、关节内骨折、严重粉碎性骨折等有特殊优势。

    被引次数: Baidu(100)
    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臧学慧,查振刚,冯永洪,高立华,孙 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0, 14 (17): 3054-3057.   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0.17.004
    摘要171)      PDF (541KB)(725)   

    背景:随着对全髋关节置换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认识加深,减少和避免其发生已成为临床面临的重要课题。以往对影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报道虽多,但着眼点片面、样本量过少、统计学意义差、基础试验与临床研究的结果相混淆、研究方法及设计缺乏科学性,造成报道不一致,各抒己见。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其相关因素,并提出预防与处理对策,从而降低发生率。
    方法:回顾分析1 780例首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例,选择性别、年龄、体质量、病种、合并症、患髋既往手术、麻醉、手术时间、假体固定方式、输血、术后患肢训练、防血栓药物、并发症指标进行统计,采用SPSS建立标准化数据库,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与结论:1 78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有深静脉血栓136例。年龄、合并症、麻醉、假体固定方式、输血、患肢术后主被动训练、防血栓药物因素与深静脉血栓有相关性(P < 0.05)。高龄、高血压或糖尿病、全麻、骨水泥固定、输全血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患肢术后主被动训练、防血栓药物应用是保护因素。认真做好围手术期处理,积极控制慢性合并症、术前做好评估、术中操作精细、术后积极预防治疗及护理可以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被引次数: Baidu(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