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闭眼单脚站立方法在体质测试中的应用
    袁金风,张秋霞,陆阿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3.33.023
    Blumensaat线对于膝关节疾病的辅助参考意义
    程相允,张升校,曹万全,王 刚,路雁惠,朱 虹,杨自权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 20 (44): 6682-6688.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6.44.021
    摘要5536)      PDF (1282KB)(611)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Blumensaat线:是指股骨髁间窝顶部骨皮质的切线。其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股骨内侧髁与股骨外侧髁的骨皮质在髁间窝顶部有交叉重叠部分。骨皮质的交叉重叠使得该部分密度相对较高,故形成了一条在X射线片上较易辨认的高密度线。
    改良Blumensaat率:在膝关节屈曲30°-40°范围内X射线侧位片上,先测得Blumensaat线的长度Ⅰ,再测得髌骨中心点到Blumensaat线的垂直距离Ⅱ,最后得到Ⅱ/Ⅰ的值即为所测Blumensaat率。Blumensaat率的正常值为0.8-1.2。大于1.2即为高位髌骨Blumensaat角,即Blumensaat线和前交叉韧带远端部分延长交叉所形成的夹角,该角度在MRI图像的髁间窝部分矢状层面上比较容易观察。
     
    摘要
    背景:随着运动医学及相关影像医学的不断发展以及对膝关节的深入研究,Blumensaat线(股骨髁间窝顶骨皮质线)亦被越来越多的进行研究,其被研究人员赋予成多种征象的影像学测量指标。越来越多临床医生和影像学工作者通过Blumensaat线辅助诊断一些膝关节运动医学疾病。
    目的:就Blumensaat线对于膝关节疾病的辅助诊断功能进行全面阐述,希望其在临床中有更广泛的应用。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至2015年CBM、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及Pubmed数据库关于Blumensaat线的文献报道,并对其作为不同的诊断指标进行归纳综述。中文检索词为“Blumensaat线、高位髌骨、前交叉韧带损伤、前交叉韧带损伤MRI征象、前交叉韧带重建”,英文检索词为“patella alta,Blumensaat line,ACL injuries,ACL reconstruction”。共39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

    结果与结论:Blumensaat线为膝关节髁间窝顶骨皮质线,其可被用于协助判断高位髌骨、膝前交叉韧带损伤以及膝前交叉韧带重建位置是否良好:①关于Blumensaat线与高位髌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评估髌骨高度的指标很多,和Blumensaat线有关的指标有Blumensaat法、改良Blumensaat法、改良Blumensaat率。改良Blumensaat率为日本学者在2014年所提出,是比较新且有效的测量方法;②关于Blumensaat线与前交叉韧带损伤。Blumensaat角,Blumensaat线与前交叉韧带远端部分延长交叉所形成的角,若为负值或该角度大于15°,提示前交叉韧带撕裂;③可以使用Harner法确定前交叉韧带重建的胫骨隧道等长点和股骨隧道等长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ORCID: 0000-0001-7749-1723(程相允)

    被引次数: Baidu(1)
    牛心包补片修复心脏间隔缺损的应用
    李 波,王辉山,方敏华,韩宏光,王镇龙,李晓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 17 (18): 3303-3310.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3.18.011
    摘要5221)      PDF (749KB)(1580)   

    背景:心脏涤纶补片因其质地薄、质量轻、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常规用于心脏手术,但最近几年发现,用心脏涤纶补片对心室间隔缺损修补后,一旦发生术后残余漏,较易引起溶血、细菌或真菌感染。
    目的:探讨应用牛心包补片修复心脏间隔缺损的疗效。
    方法:采用戊二醛固定的牛心包补片修补152例心脏间隔缺损患者,其中房间隔缺损56例,室间隔缺损78例,部分房室间隔缺损18例。术后复查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观察其术后早期病情、血流动力学和心脏功能。
    结果与结论:152例患者均完成修补手术,术后无早期死亡,患者随访2-6个月,牛心包补片在使用过程中及术后早期均未发现漏血、溶血、血栓、感染、排斥反应等并发症。1例患者因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第1天出现高血压危象,经过抢救后好转。复查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可见心脏间隔缺损修补完全,无残余分流;肺动脉压力明显下降;活瓣已关闭无分流;心脏功能正常。证实牛心包补片可以有效修复心脏间隔缺损,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近期效果满意,是一种良好的心脏间隔缺损修补材料。

    被引次数: Baidu(2)
    比较5种不同盖髓剂长期护髓的差异
    聂二民,姜 瑞,张春元,曾尽娣,谈济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 19 (16): 2557-2561.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5.16.018
    摘要5052)      PDF (585KB)(951)   

    背景:在深龋治疗中,采用盖髓剂间接盖髓,可诱导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形成牙本质桥,保护牙髓组织免受刺激,保存活髓,彻底避免并发症的出现,临床成功率较高。
    目的:对比5种不同氢氧化钙制剂间接盖髓的临床效果差异。
    方法:纳入236例深龋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双组分氢氧化钙粉剂(n=46)、单组分注射剂型化学固化氢氧化钙制剂Metapex(n=47)、化学固化型氢氧化钙制剂Dycal(n=45)、单组分光固化氢氧化钙制剂Ionosit-Baseliner(n=49)及单组分光固化氢氧化钙制剂Calcimol LC(n=49)间接盖髓,盖髓后第1,6,12,24个月随访,观察牙髓状况、充填体是否脱落及根尖状况等。
    结果与结论:随访1,6,12个月,5组间盖髓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随访24个月时,双组分氢氧化钙粉剂组盖髓成功率低于其他4组(P < 0.05),后4组间盖髓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表明氢氧化钙制剂Metapex、Dycal、Ionosit-Baseliner及Calcimol LC对深龋治疗均具有良好的盖髓效果,可长期护髓。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全文链接:

    被引次数: Baidu(9)
    从进化论角度探讨干细胞分化及其干细胞巢分布规律
    张建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 20 (50): 7571-7578.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6.50.018
    摘要2844)      PDF (1557KB)(815)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经络系统:《
    黄帝内经》称之为“决死生”、“处百病”的“灵枢”,即是灵验的“中枢”与“本源”。印度瑜珈理论(如Kundalini Yoga的气脉学说)称之为“Kundalini”(生命力)的“源泉”。 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曰:“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古今中外的返观者发现,人体不同组织中的腧穴均为圆形结构,彼此离散地串珠式分布。作者认为,只有不同种类的成体干细胞等所处的干细胞巢,才能具有如此高度相同相似的细胞团结构。
    板块:借用地质学的“板块”概念,首先是反映经络系统的高级结构单位(一个个类似于伞状分布的腧穴群落)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特征,其次是强调板块之间必须满足一定的内在条件才能相互衔接或者彼此相邻,否则同样会出现“板块碰撞”现象,后者将深度影响所属细胞组织的结构功能,尤其是有的板块碰撞会导致赘生物的发生。

     

    摘要
    背景:
    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等越来越多的干细胞被发现,目前尚未出现关于干细胞分类和干细胞分化的统一理论;造血干细胞巢、肠上皮干细胞巢和毛囊干细胞巢等越来越多的干细胞巢被发现,目前尚未出现公认的干细胞巢形成和分布的统一理论;20年过去了,“不同种类干细胞巢的有序分布构成中医经络系统”的观点未能得到干细胞研究者(特别是中国的)重视。
    目的:从进化论角度探讨干细胞分化及其干细胞巢分布规律。
    方法:参阅《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理论著作和人体解剖学著作,再一次从中医经络学说方向阐明干细胞巢在组织中的分布规律。参阅现代动物分类学著作,根据生物重演律、物种进化树和中医经络学说等探讨干细胞分化的规律。

    结果与结论:高等动物胚胎发育的三胚层阶段以极其简洁的方式直接跨越其无脊椎动物祖先的演化史,生物重演律描述的基本对象首先应该是两条干细胞分化链 和经络系统中干细胞巢分布的演变。现今公认的物种进化树将后口动物的祖先设想为某种原始两侧对称动物是完全错误的,从干细胞分化角度来看违背了达尔文进化论原理,物种进化树不可能分叉形成顶部互不相干的两大分支——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蟑螂、矛尾鱼和银杏等不可能是活化石,物种的起源是多源的,物种的进化是多层次波浪式向前推进。

     

     

    被引次数: Baidu(6)
    陶瓷对陶瓷人工髋关节的磨擦界面特征
    李 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 17 (17): 3184-3191.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3.17.019
    摘要2739)      PDF (931KB)(1019)   

    背景:陶瓷对陶瓷人工髋关节假体在临床上已有一定的应用,在表面磨擦、磨损和润滑方面占有优势,具有很大的研发潜力。
    目的:评价陶瓷对陶瓷人工髋关节表面磨擦、磨损和润滑特性。
    方法:将金属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金属对金属以及陶瓷对陶瓷人工髋关节假体的磨损界面研究进行分析,了解氧化铝陶瓷材料的结构特点、制备工艺以及磨损参数,并分析陶瓷对陶瓷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效果,与其它假体材料进行对比。
    结果与结论:①金属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人工髋关节抗磨损性能差,使磨损颗粒进入关节和周围组织,造成骨溶解和松动。②金属对金属人工髋关节的磨损性能较金属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假体有很大改善,骨溶解的发生率非常少,但由于磨损颗粒可散布于体内各脏器和体液中,使用时要注意避免发生过敏反应和毒性。③体外试验和体内试验证明陶瓷对陶瓷人工髋关节具有良好的摩擦、磨损、润滑性能,临床治疗长期随访结果显示陶瓷对陶瓷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后无磨损颗粒,不会发生骨溶解。对于年龄较小,并且对髋关节活动度有较高要求的患者,陶瓷对陶瓷人工髋关节是治疗的首选。随着陶瓷对陶瓷人工髋关节假体设计和材料学的发展,通过改进假体的机械学特性,提高摩擦界面的耐磨性能和润滑机制,陶瓷对陶瓷人工髋关节假体的远期临床疗效将更加满意。

    被引次数: Baidu(6)
    新型医用敷料的分类及特点
    李 晶,薛 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 17 (12): 2225-2232.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3.12.020
    摘要2721)      PDF (698KB)(2521)   

    背景:临床应用的多种新型创面敷料可加速创面修复,减少伤口感染,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
    目的:回顾传统医用敷料及新型医用敷料的优缺点,展望新型医用敷料的临床应用及发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3年1月至2006年8月PubMed数据库及2000年1月至2006年8月CNKI数据库有关医用敷料种类、特点及临床应用的研究,检索词为“Medical dressing,医用敷料”。
    结果与结论:医用新型敷料分为薄膜类、水凝胶类、藻酸盐类、泡沫类、水胶体类、药用类敷料。薄膜类敷料透明,便于观察伤口,能密切黏附于创面表面,有效保持创面渗出液,提供有利于创面愈合的湿润环境,促使坏死组织脱落,减轻创面疼痛会,缺点为吸水性能欠佳。水凝胶类敷料能与不平整的创面紧密粘合,减少细菌滋生,加速新生血管生成,促进上皮细胞生长。水胶体类敷料比薄膜类敷料厚许多,胶层的厚度决定其吸收能力的大小,水胶体敷料可吸收少量到中量渗液,不适用于渗出液多的创面。泡沫类敷料具有多孔性,表面张力低,富有弹性,可塑性强、轻便,对渗出液的吸收力强,对氧气及二氧化碳几乎完全通透,可作为药物载体。新型藻酸盐类敷料比较柔软,容易折叠,敷贴方便,在创面上形成柔软类似凝胶的半固体物质,为创面提供一个湿润环境,提高表皮细胞的再生能力,加快表皮细胞移动。药用类敷料有保护创面、止痛、止血、消炎、促进新生肉芽组织及上皮细胞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等功能。

    被引次数: Baidu(118)
    人骨拉伸和压缩力学的性能测试
    王尚城,王冬梅,汪 方,王秋根,王春慧,陈善广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 17 (7): 1180-1184.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3.07.008
    摘要2697)      PDF (408KB)(2040)   

    背景:人体骨组织材料力学性能参数是进行骨骼内部应力计算分析、断裂损伤分析、应力骨改建研究等的基础数据,也是深入开展人体骨骼生物力学行为特性研究的必要已知条件之一,但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骨组织力学性能测试的试验标准。
    目的:探讨骨组织拉压力学性能测试的试样制备、试样约束和夹持、试验数据处理和试验误差等问题的研究进展。
    方法:在骨组织拉伸压缩试验无具体标准可循的环境下,对已验证的试验方法和途径进行介绍。总结并强调了骨组织拉压试验中的各项误差及其减少;以减少系统误差为目的,介绍了规范的骨组织宏观拉压测试方法。
    结果与结论:通过拉伸压缩试验可获得骨组织的弹性模量、泊松比、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等重要力学性能参数,测试关键环节涉及标准试样设计和加工、试件夹持、试验数据处理和力学参数的计算,各环节均需参照最新研究以减少试验误差。

    被引次数: Baidu(16)
    构建裸鼠皮下荷瘤模型: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U2OS和143B
    吴丽美,伍绍国,陈卫文,周 兰,朱金妹,鲍 蓓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 19 (27): 4277-4281.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5.27.003
    摘要2614)      PDF (1264KB)(1329)   

    背景:多种细胞株参与骨肉瘤动物模型的和构建。
    目的:比较人骨肉瘤细胞株中MG63、U2OS和143B在裸鼠皮下的成瘤情况,为骨肉瘤的动物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将18只裸鼠随机等分成3组:MG63组、U2OS组和143B组,分别于各组裸鼠后侧背部皮下注射MG63、U2OS和143B三种细胞株,观察成瘤情况。
    结果与结论:MG63和U2OS细胞株注射的裸鼠未能成瘤。143B细胞株注射的裸鼠于(6±1) d成瘤,成瘤率100%(6/6),肿瘤生长较迅速,2个月时平均瘤体体积为(3 475±1 544) mm3,荷瘤裸鼠存活时间为(68±10) d。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瘤体组织中可见癌细胞成巢,核大深染,多分裂。说明143B细胞株成瘤良好,可用于骨肉瘤动物实验研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

    口腔氧化锆陶瓷的粘接方法
    李 睿,孙迎春,周 晖,王 晨,魏 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 19 (3): 478-482.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5.03.027
    摘要2609)      PDF (356KB)(1203)   

    背景:氧化锆陶瓷因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在口腔修复重建领域被广泛应用,但如何对氧化锆陶瓷表面进行改性,以提高修复体与牙体组织的粘接强度成为目前临床工作中的难点。
    目的:综述口腔氧化锆陶瓷的粘接方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数据库,检索关键词为“zirconia, silane coupling agent, resin cement, bonding”。
    结果与结论:通过化学摩擦硅涂层系统结合新型混合非功能性硅烷偶联剂对氧化锆瓷进行表面处理,利用小粒径(50 µm)的含硅颗粒氧化铝粉末对氧化锆进行喷砂,形成含硅粒子的粗糙覆盖表层,此系统可降低传统喷砂对瓷边缘薄弱部位的损伤,提高修复体边缘密合度;新型混合非功能性硅烷偶联剂与陶瓷表面可形成稳定且高强度的硅氧烷键,其水解稳定性远高于传统的硅烷偶联剂,利用硅氧烷在界面处与聚合物交联形成的互穿网络体系,可更有效地将树脂共价接枝到硅烷表面,有效提高氧化锆陶瓷与树脂的粘接强度,为修复体提供足够的固位力,提高临床修复成功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全文链接:

    被引次数: Baidu(7)
    种植导板的设计制作及临床应用前景
    向 梅,张 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 19 (3): 488-492.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5.03.029
    摘要2606)      PDF (316KB)(1477)   

    背景:种植体的准确植入是术后获得美观、良好功能修复体的关键,也是种植体得到良好骨结合的重要保证。
    目的:对种植导板的分类、设计制作、精确度和临床应用进行总结和介绍,并着重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CAD/CAM)制作的种植导板做一阐述。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至2014年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中,关于种植导板制作和临床应用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在主题词中以“种植导板,精确性,快速成型,CAD/CAM”或“surgical implant guide,accuracy,rapid prototype”为检索词进行检索。
    结果与结论:种植导板由导管与定位板组成,其中导管的位置和角度记录了术前设计种植体的位置、角度与深度信息,通过导管将这些信息转移到手术中,以便使种植体植入到准确位置;定位板起着定位作用,它与骨、牙齿或牙槽嵴表面相贴合。种植导板的应用能提高种植修复后的效果,尤其是CAD/CAM种植导板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种植修复后的美学效果,改善了修复体的应力分布,还降低了手术风险,简化了手术过程,但其制作价格较昂贵且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研究以降低其成本,提高临床应用效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全文链接:

    被引次数: Baidu(21)
    高位髌骨的影像学诊断
    傅晓东,王伟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 16 (39): 7338-7344.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2.39.025
    摘要2349)      PDF (795KB)(662)   

    背景:高位髌骨现在被认为是引起青年人非外伤性前膝痛、髌股关节不稳定、Osgood-Schlatter骨突炎、髌骨软骨软化症的首要原因,因而如何进行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目的:就高位髌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71-01/2011-11有关高位髌骨的相关研究,检索词为“patella alta,diagnosis,radiologic imaging techniques”,排除重复性研究,共保留38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目前常规X射线片是高位髌骨最简便、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但是敏感性不如CT。尽管CT在诊断髌骨位置上具有常规X射线片不可比拟的优势,却不能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考虑到较高的辐射剂量,CT只能作为常规X射线片的替代检查方法。而MRI检查无需暴露于射线中,能对软骨面磨损及骨髓的水肿情况进行准确地显像与描述,可能会更有效地发现少数早期病例,然而受制于高昂的经济成本及时间成本,因此不同地区的骨科医师可依据不同患者灵活多变地选择高位髌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被引次数: Baidu(22)
    人工髋关节假体的分类及设计
    覃小东,符 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 16 (35): 6607-6614.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2.35.028
    摘要2321)      PDF (729KB)(934)   

    背景: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指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材料制成的一种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置换被疾病或损伤所破坏的关节或关节平面,缓解关节疼痛、矫正畸形假体、改善关节的活动功能。
    目的:对人工髋关节假体分类及设计研究文献的发展趋势进行多层次探讨分析。
    方法:以电子检索方式对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2002-01/2011-12收录有关人工髋关节假体分类及设计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采用检索词为“髋关节置换;人工假体;假体设计;假体类型”,运用数据库的分析功能和Excel软件图表的功能分析数据特征。
    结果与结论: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2002/2011收录人工髋关节假体分类及设计研究的文献135篇,从文献数量上看处于上升趋势。以外科学分类的文献为主。《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因设有医学植入物栏目,在人工髋关节假体分类及设计研究中发表文献数量最多为33篇。上海交通大学是人工髋关节假体分类及设计研究的重点单位,王成焘教授是从事此研究的重要核心作者。文献关键词显示人工髋关节假体设计和类型主要考虑髋关节、股骨的生物力学方面问题,以及人工髋关节假体有限元分析、翻修、假体无菌性松动等。

    被引次数: Baidu(15)
    可吸收螺钉固定的并发症及预防
    徐可林,殷渠东,顾三军,孙振中,寿奎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 17 (9): 1605-1610.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3.09.013
    摘要2190)      PDF (454KB)(667)   

    背景:在一些四肢特殊部位,可吸收螺钉已取代金属螺钉,取得了良好的固定效果,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并发症。有关可吸收螺钉固定的并发症原因和预防措施的文献较少。
    目的:分析可吸收螺钉固定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和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患者使用236枚可吸收螺钉或螺棒固定治疗临床资料,其中,四肢骨折92例,韧带重建21例,前者除4例胫骨干骨折外,其余均是近关节松质骨骨折。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随访12-48个月,平均20个月,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为10.6%。固定失败5例(失败率4.4%),其中,3例移位较轻,2例移位明显,与适应证选择不当、骨质疏松、攻丝过度及术后活动过早过多等有关。有局部不良反应7例(发生率6.2%),其中,较轻2例(1.8%),较重5例(4.4%);早期反应4例(3.5%),中晚期反应3例(2.7%),主要与材料成分、螺钉穿破关节、螺钉帽外露骨过多等有关。说明可吸收螺钉固定并发症与可吸收材料成分、适应证选择不当、未按手术规范操作和术后活动过早过多等多种因素有关。

    被引次数: Baidu(29)
    前交叉韧带重建失败后的首次翻修
    孔 颖,王国栋,张元民,赵晓伟,张玉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18 (46): 7458-7462.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4.46.016
    摘要2157)      PDF (674KB)(905)   

    背景:前交叉韧带重建失败可由多种因素引起,需要进行翻修手术治疗。国内关于前交叉韧带翻修的报道较少。

    目的:分析前交叉韧带重建失败后行翻修治疗的主要原因、适应证、方法及效果。
    方法:前交叉韧带重建后失稳需要接受翻修患者30例,均在关节镜下行探查与翻修治疗。翻修后应用KT-2000、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评分标准(IKDC)、Lysholm及Tegner评分系统进行评价。
    结果与结论:30例患者中,初次手术选用自体骨-髌腱-骨移植物9例,自体半腱股薄肌腱14例,同种异体腘绳肌腱7例,翻修原因上、下两端骨道均偏前8例,上骨道偏前12例,下骨道偏前8例,其中1例合并关节强直;自体骨-髌腱-骨重建固定上骨道内骨块的挤压螺钉位置异常1例;内侧副韧带股骨止点撕脱骨折未予修复1例。翻修术中重建的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和吸收12例,韧带有部分连接但已明显松弛失张力18例。无骨道骨质严重缺损,均一期行前交叉韧带翻修手术,重建移植物采用同侧腘绳肌腱(STG)10例,对侧腘绳肌腱14例,人工韧带6例。前交叉韧带翻修后KT-2000检查膝关节屈曲90°和30°平均差值,以及IKDC、Tegner和Lysholm评分均较翻修前有明显改善。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失败的原因较多,但主要与手术骨道位置异常、固定失效、复合韧带损伤处理不当、关节强直等有关。前交叉韧带翻修后膝关节的主观功能和客观稳定性可获得明显改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全文链接:

    被引次数: Baidu(4)
    Ranawat三角法对确定正常髋关节旋转中心的意义
    刘亚斌,马信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 19 (17): 2625-2630.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5.17.001
    摘要1974)      PDF (461KB)(725)   

    背景:通过X射线片确定髋关节的旋转中心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常使用Ranawat三角法来确定髋关节发育不良或关节置换后伴骨缺损病例的关节旋转中心,但此方法对确定正常髋关节旋转中心的意义研究较少。 目的:探讨Ranawat 三角法和Mose圆法对确定发育正常的髋关节旋转中心的差异。

     

    方法:选择30例发育正常创伤性股骨颈骨折进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分别通过Ranawat 三角法和Mose圆法对置换后骨盆正位X射线片进行测量,比较二者确定的髋关节旋转中心与参考线(X轴为两侧泪滴的连线,Y轴为通过Kohler线与X轴交点的垂线)的距离(Ranawat三角法确定的髋关节旋转中心与X轴的距离为dx1,与Y轴的距离为dy1,Mose圆法分别为dx2,dy2)及其占骨盆高度(两侧髂骨翼最高点连线和两侧坐骨结节最低点连线之间的距离)、宽度(两侧髂嵴最外缘间的距离)比例(dx1/H,dy1/W;dx2/H,dy2/W)的差异。

     

    结果与结论:Ranawat 三角法dx1=(19.52±3.03) mm,dy1=(24.43±2.26) mm,Mose圆法dx2=(11.90±3.55) mm,dy2=(34.29±3.79) mm,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01);其所占骨盆高度、宽度的百分比(dx1/H=    0.099 2±0.013 3,dy1/W=0.085 5±0.006 9;dx2/H=0.061 1±0.019 4,dy2/W=0.120 1±0.017 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01)。使用散点图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发现,Ranawat三角法所确定的髋关节旋转中心更靠近端和内侧,可能对关节周围的力学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双侧髋关节发育不良及关节翻修的病例,由于髋臼周围结构的改变,使用Ranawat三角来确定髋关节的旋转中心不失为一种可行之法。而对于单侧病变的病例,以健侧为对照采用Mose圆法能更准确的确定髋关节旋转中心。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全文链接:

    被引次数: Baidu(7)
    颅内压监测的临床应用:争议与前景
    张 锋,刘 波,周庆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18 (18): 2945-2952.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4.18.027
    摘要1923)      PDF (722KB)(1385)   

    背景:颅内压监测作为一种有创的脑监测技术广泛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但其治疗效果备受争议。
    目的:综述目前国内外颅内压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及临床应用。
    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1960年1月至2013年10月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超星medalink有关颅内压监测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的文章,英文检索词“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ing,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brain injury, intracranial tumors, cerebral hemorrhag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中文检索词“颅内压监测,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颅内肿瘤,脑出血,脑血管病”。共检索到160篇相关文献,7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
    结果与结论:颅内压监测技术有有创和无创之分,前者在临床上应用达数十年之久,为颅内压监测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数据,使得有创性测压方法日趋成熟;后者因存在不同程度的测量精确度差、使用局限多、方法繁杂、影响因素多等缺点而未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目前仍然没有一种可用于临床的高精确度、无创简便、持续性的监测方法,但无创性多模态监测是颅内压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临床上,颅内压监测技术被应用于颅脑创伤、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肿瘤、脑血管病等疾病的治疗中,尤其在颅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积累了大量的临床数据,但以回顾性研究居多,缺少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大部分研究显示颅内压监测可连续反应患者颅内压变化,在对颅内伤情和脑肿胀严重程度的判断及指导治疗、评估预后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


    全文链接:

    胶原蛋白海绵的生物特性及体内降解吸收
    迟妍妍,乐尧金,刘旭昭,李 琪,雷 静,汤顺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18 (34): 5515-5519.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4.34.018
    摘要1919)      PDF (2108KB)(1490)   

    背景:胶原蛋白海绵适用于各种损伤创面的止血修复及残腔填充,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价值。

    目的:研究胶原蛋白海绵的生物特性及其在动物体内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情况。
    方法:通过扫描电镜测定胶原蛋白海绵的空间结构、孔径和孔隙率,透射电镜观察其构象,圆二色谱法分析其二级结构及变性温度。在新西兰白兔脊柱侧肌肉内植入胶原蛋白海绵,组织病理切片观察海绵降解吸收情况。

    结果与结论:胶原蛋白海绵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孔径分布为40-150 μm,平均100 μm,孔壁1 μm左右,孔隙率约95.8%,具有典型的多孔材料结构,胶原具有周期性横纹区带。胶原蛋白溶液在220,206 nm处分别有一正、负峰,具有典型的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特征;胶原蛋白海绵与胶原溶液具有相似的二级结构及热稳定性。胶原蛋白海绵植入肌肉第4周开始降解,至第12周胶原蛋白海绵可见率为20%左右;植入2周后胶原蛋白海绵周围局部组织出现异物刺激及炎症反应,随创面愈合,炎症反应逐渐减轻并消失,在整个材料植入和降解周期内无明显纤维囊结构形成,植入部位未见组织坏死情况发生。表明胶原蛋白海绵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及降解性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全文链接:

    被引次数: Baidu(30)
    髁突吸收:病因表现及现代修复治疗对策
    李振兴,陈传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18 (46): 7482-7486.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4.46.021
    摘要1907)      PDF (577KB)(1446)   

    背景:颞下颌关节髁突吸收由于其病因复杂,不同病因所引发的髁突吸收的表现、症状、发展和转归各不相同,目前国内尚无全面详细介绍髁突吸收的文章。

    目的:分析髁突吸收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治现状,为髁突吸收的临床修复治疗及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0年1月至2014年1月PubMed数据及中国知网数据库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 temporomandibular joint,condylar resorption,pathogenesis,diagnosis ,treatment;中文检索词为颞下颌关节,髁突吸收,病因,诊断,治疗。纳入与髁突吸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相关的文献38篇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髁突吸收分为继发性髁突吸收和原发性髁突吸收,继发性髁突吸收有明确的致病因素,包括髁突骨折、正颌手术、结缔组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原发性髁突吸收主要与血清雌二醇浓度降低有关。可通过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及病史诊断髁突吸收,其治疗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夹板治疗、咬合重建、正颌外科、肋骨-软骨移植和全关节置换,同时配合正畸治疗。目前,髁突吸收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全文链接:

    海藻酸钠/壳聚糖复合凝胶的制备与细胞毒性评价
    张林朴,王冠华,连小丽,李燕妮,代晓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18 (21): 3310-3315.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4.21.006
    摘要1879)      PDF (834KB)(1745)   

    背景:海藻酸钠和壳聚糖分别是聚阳离子和聚阴离子的天然高分子材料,二者可以互为交联剂形成复合凝胶,避免使用普通交联剂产生的细胞毒性。
    目的: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复合凝胶并评价其体外细胞毒性。
    方法:以0.25 mol/L乙酸溶解壳聚糖,制成质量浓度30 g/L溶液,再以0.1 mol/L的NaOH中和酸性得到壳聚糖絮状沉淀,将壳聚糖絮状沉淀与质量浓度3%海藻酸钠等比例混合,高频振动混匀,使二者形成复合凝胶。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分析观察凝胶成分和交联纤维网络结构。分别以海藻酸钠壳聚糖复合凝胶24,72 h浸提液、聚乙烯24,72 h浸提液及苯酚溶液培养L-929细胞,体外检测其细胞毒性。
    结果与结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到海藻酸钠壳聚糖复合凝胶特征性峰值改变,扫描电镜显示其内部形成丰富间隙的空间网络结构。浸提液法检测海藻酸钠壳聚糖复合凝胶的细胞毒性为合格,表明海藻酸钠/壳聚糖复合凝胶具有成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良好条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全文链接:

    被引次数: Baidu(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