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回顾性病例分析。
时间及地点:于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完成。
对象: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聊城市人民医院产科出生立即入住NICU病房,体质量≤1 500 g的早产儿62例,男38例,女24例。排除标准:①先天畸形。②出生窒息史。③先天性遗传代谢病。④治疗前应用丙球、血浆、全血等。
按2005年国务院《医院管理条例》第33条规定对移植的治疗及风险进行如实告知[3],根据患儿家长自愿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家属均签字同意接受自体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治疗方案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方法:
采集脐血:新生儿娩出断脐后消毒脐带断端,在胎盘尚未娩出之前脐静脉穿刺收集脐血于三联脐血采集袋(山东省威高),内含CPDA抗凝,平均采血量为60-100 mL,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污染;采集过程应保证产妇和新生儿安全为脐血采集的先决条件,采集后做好详细的标记和记录,4 h内送中心实验室进行分离提取脐血单个核细胞。
脐血单个核细胞制备:在洁净层流环境中采用密度梯度离心(2 000 r/min,10 ℃ 20 min)分离单个核细胞,加入RPMI1640培养液制成单个核细胞悬液约5 mL。
细胞计数与细胞存活率测定:脐血分离后用血细胞计数仪行细胞计数,溴芬蓝染色法行细胞存活率检测。将细胞用PBS稀释、混匀制成细胞悬液,取9滴细胞悬液移入小试管中,加入溴芬蓝染液,根据公式计算活细胞率:活细胞率=活细胞总数/(活细胞总数+死细胞总数)×100%。
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比例:在样品管中加入10 μL荧光素标记抗体,立即加入100 μL新鲜脐血,采用振荡器充分混匀,避光孵育30 min;加入100 μL固定剂,充分混匀,避光孵育20 min;再加入2 mL溶血素,充分混匀,避光孵育30 min。标记细胞用Partec PAS流式细胞仪分析。
治疗方法:
自体移植:自体脐血单个核细胞提取后立即经外周静脉回输治疗组早产儿体内,输注过程中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
一般治疗: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一般治疗方法,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
主要观察指标:
实验室指标监测:出生24 h内(治疗组在移植前)及出生后1周检测。应用透射比浊法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体液免疫包括C3、C4、IgA、IgG、IgM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监测细胞免疫包括CD3、CD4、CD8、CD4/CD8水平。
临床指标观察:机械通气(有创/无创)应用、感染发生率、转归、住院时间等。
随访:门诊专人负责随访,时间为出院后3,6,9个月,均随访到纠正胎龄12个月。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为:0-2岁小儿患上呼吸道感染在7次以上,下呼吸道感染在3次以上[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 < 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