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设计 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1.2 时间及地点 实验于2022年4-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完成。
1.3 材料
1.3.1 实验动物 28只8-10周龄雄性C57BL/6小鼠,SPF级,体质量30 g左右,由湖南斯莱克景达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编号:SCXK(湘)2019-0004,饲养于云南洛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证编号:SYXK(滇)K2021-0003,饲养条件:室温25 ℃,湿度50%-60%,12 h昼夜交替光照,自由饮食饮水,适应性饲养1周后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经云南洛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号为PZ20220407。实验过程遵循了国际兽医学编辑协会《关于动物伦理与福利的作者指南共识》和本地及国家法规。
1.3.2 主要试剂及仪器 尼古丁、鱼藤酮购于美国Sigma公司;兔抗α-突触核蛋白抗体购于Abcam公司;兔抗P62抗体、兔抗Beclin-1抗体、兔抗Bax抗体、兔抗Bcl-2抗体、兔抗Cleaved-caspase-3抗体购于CST公司;兔抗酪氨酸羟化酶抗体和荧光二抗购于Proteintech公司;ECL化学发光检测试剂购于合肥白鲨公司;蛋白电泳仪、半干转膜仪和凝胶成像系统购于美国Bio-Rad公司;戊二醛固定液、锇酸固定液、磷酸缓冲液购于北京索莱宝公司。
1.4 方法
1.4.1 动物分组、造模及干预 2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以下4组,每组7只。①溶剂组:腹腔注射0.2 mL含2%二甲基亚砜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注射3周。②鱼藤酮组:腹腔注射3 mg/kg鱼藤酮(鱼藤酮溶于含2%二甲基亚砜的生理盐水中),然后立即腹腔注射0.2 mL含2%二甲基亚砜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注射3周。③自噬激动剂+鱼藤酮组:腹腔注射雷帕霉素2.0 mg/kg,每隔1 d注射1次,第28天停止注射雷帕霉素,开始腹腔注射3 mg/kg鱼藤酮,每天1次,连续注射3周。④尼古丁+鱼藤酮组:腹腔注射1.0 mg/kg尼古丁,连续注射7 d,第8天停止注射尼古丁,开始腹腔注射3 mg/kg鱼藤酮,每天1次,连续注射3周。
1.4.2 旷场实验 各组实验动物干预结束后进行旷场实验。选择规格为50 cm×50 cm×40 cm的实验箱,将小鼠放在实验箱中央区域,并迅速将手抽离实验箱范围。打开动物行为学分析软件,自动记录5 min内动物在实验箱内的活动轨迹。每换1只小鼠进入实验箱之前应擦净实验箱中的粪便并喷洒体积分数75%乙醇,以免气味对小鼠的活动产生影响。
1.4.3 取材 旷场实验结束后取材,进行下一步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每组取3只小鼠的脑组织用于脑切片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每组取4只小鼠的脑组织用于Western blot和PCR实验。
组织冰冻切片的制作:将固定好的脑组织从4 ℃冰箱中取出,依次经10%,15%,30%蔗糖溶液梯度脱水,取出脑组织用滤纸小心吸干表面液体后,用OCT包埋剂包埋,然后快速放入液氮速冻15 s左右,置于低温冰冻切片机中进行切片,切片厚度为8-10 μm,组织切片后贴在0.75%明胶溶液均匀涂抹的正电荷黏附载玻片上,在室温下过夜晾干。
1.4.4 尼氏染色 尼氏染液常温保存,于染色前1 d放入37 ℃温箱预热过夜,将组织切片室温下复温30 min,将组织切片放入染色架,在蒸馏水中漂洗2 min,切片放入染缸中染色8 min,将组织切片放入蒸馏水中终止染色,切片放入体积分数95%乙醇中分色3 min,梯度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并拍照。
1.4.5 免疫荧光染色 将组织切片取出复温到室温,0.1 mol/L PBS漂洗,体积分数5%山羊血清室温孵育1 h,分别加入一抗(兔抗酪氨酸羟化酶抗体,1∶500)于4 ℃冰箱孵育过夜,PBS漂洗后,加入Cy3标记的山羊抗兔 IgG荧光二抗(1∶200),置于室温下避光孵育1 h,用含有DAPI的封片剂进行封固,正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并拍照。
1.4.6 免疫组化染色 将组织切片放在染色架上,浸入蒸馏水中,然后放在摇床上水化漂洗,用组画笔圈住组织;放入免疫组化湿盒,滴加A试剂(内源性过氧化物酶阻断剂)反应30 min;组织切片浸入PBS-3% TritonX-100,放在摇床上漂洗10 min,使其破膜;放入免疫组化湿盒,滴加正常山羊血清封闭液,避光反应15 min;弃去血清,将组织切片浸入PBS-0.01% TritonX-100,放在摇床上漂洗3次,每次3 min;用一抗稀释液稀释一抗(酪氨酸羟化酶一抗1∶500),4 ℃冰箱孵育过夜;次日将切片从4 ℃冰箱取出,于室温复温后,滴加C试剂(生物素标记的羊抗鼠/兔 IgG),避光反应15 min;滴加D试剂(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避光反应15 min,DAB显色后,进行梯度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并拍照。
1.4.7 透射电镜观察 使用解剖器械取小鼠脑组织,在冰盒上操作,应注意操作宜轻,避免牵拉、挫伤与挤压,脑组织体积不超过1 mm×1 mm×1 mm,应在最短时间内(1 min内)投入2.5%戊二醛固定液固定2 h以上,然后使用1%锇酸固定液固定一两个小时,用PBS漂洗20 min,使用体积分数40%,50%,60%,80%乙醇进行梯度浓度脱水,然后换成丙酮继续脱水,使用环氧树脂包埋,用超薄切片机切成50-70 nm的超薄切片。超薄切片先用醋酸双氧铀染色,使细胞核及结缔组织着色,然后用柠檬酸铅染色,以提高细胞质成分的反差,最后透射电镜观察。
1.4.8 Western blot检测 用生理盐水心脏灌流小鼠,观察肝脏变白之后取出小鼠脑组织,分离出黑质,用0.1 mol/L PBS轻柔冲洗,按照每100 mg新鲜脑组织中加入1 000 μL RIPA裂解液和10 μL PMSF,使用超声低温匀浆机匀浆,冰上静置裂解15 min,在4 ℃高速低温离心机中离心15 min后吸取上清,用蛋白浓度检测试剂盒(BCA法)检测其蛋白浓度,然后进行SDS-PAGE蛋白电泳,采用22 V/80 min的半干转进行转膜,加入5%脱脂牛奶于室温封闭2 h,加入一抗(兔抗α-突触核蛋白抗体,兔抗P62抗体,兔抗Beclin-1抗体,兔抗Bax抗体,兔抗Bcl-2抗体,兔抗Cleaved-caspase-3抗体,稀释比例均为1∶1 000)于4 ℃冰箱在水平摇床上过夜,TBST洗涤3遍,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山羊抗兔二抗(1∶10 000)于室温孵育1.5 h,TBST洗涤3遍,采用化学发光法加入ECL试剂于凝胶成像系统显影。
1.4.9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Trizol试剂提取各组脑组织的总RNA,参考PrimeScript RT reagent Kit将总RNA反转录为cDNA。以β-actin为内参,采用PrimeScript™ RT-PCR Kit进行mRNA的定量分析。qPCR反应体系(50 μL):PCR BufferⅡ 5 μL,dNTP Mixture 2 μL,PCR正反引物各0.5 μL,TaKaRa Ex TaqHS 0.5 μL,DNA模板5 μL,添加H2O2至50 μL。qPCR反应条件:94 ℃ 1 min,94 ℃变性30 s,55 ℃退火30 s,进行至少35个循环。实验结果采用2-ΔΔCt进行计算。各基因引物序列及内参引物序列见表1。
1.5 主要观察指标 ①小鼠运动距离、平均速度和运动时间;②酪氨酸羟化酶平均荧光强度和平均吸光度值;③α-突触核蛋白表达水平;④自噬相关因子P62、Beclin-1表达水平;⑤凋亡相关因子Bax、Cleaved-caspase-3、Bcl-2表达水平;⑥尼氏小体、自噬小体状态。
1.6 统计学分析 实验结果采用Image J进行计算,实验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统计图采用Graphpad prism 8.0软件进行绘制。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 < 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文章统计学方法已经通过昆明医科大学生物统计学专家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