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纳入白血病患儿23例,非肿瘤对照患儿12例,分为3组,无脱落,全部进入结果分析。
2.2 各组基线资料比较 各组患儿年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见表2。
2.3 初诊白血病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或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IPIC的含量 11例初诊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的中位含量为166(范围14-1 459)/100 000个;12例初诊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IPIC的中位含量为7(范围0-560)/100 000个;12例非肿瘤对照组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IPIC的中位含量为0(范围0-6)/100 000个。

统计学分析显示,初诊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组和非肿瘤对照组三者之间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或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 IPIC含量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其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组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组与非肿瘤对照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组与非肿瘤对照组比较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或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IPIC含量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均 < 0.017),见图1。

11例初诊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占CD34+CD38-细胞群的比例(中位值)为28.75%(范围9.98%-98.79%),其中有2例患儿(18%)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占CD34+CD38-细胞群的比例很高,分别占98.79%和94.61%,余9例(82%)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占CD34+CD38-细胞的比例较低,中位值仅26.29%(范围9.98%-69.47%)。12例初诊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单个核细胞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IPIC占CD34+CD38-细胞的比例个体差异较大(0-90.44%),个别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IPIC含量很高。
2.4 缓解期白血病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或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IPIC的含量 39例次缓解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的中位含量为6(范围0-41)/100 000个;44例次缓解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IPIC的中位含量为10(范围0-105 )/100 000个;非肿瘤对照组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IPIC的中位含量为0(范围0-6)/100 000个。
统计学分析显示,缓解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组和非肿瘤对照组三者之间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或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 IPIC含量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见图2。

但缓解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组与缓解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组比较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和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IPIC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 0.017),缓解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组、缓解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或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IPIC含量均高于非肿瘤对照组(P均< 0.017)。
2.5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儿不同时期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的含量 11例初诊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的中位含量为166(范围14-1 459)/ 100 000个;7例未缓解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的中位含量为36(范围5-224 )/100 000个;39例次缓解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的中位含量为6(范围0-41)/100 000个;12例对照组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II-IC中位含量为0(范围0-6)/100 000个。
统计学分析显示,初诊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组、未缓解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组、缓解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组和对照组四者之间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或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IPIC含量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见图3。

其中初诊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组与未缓解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初诊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组与缓解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组、初诊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组与对照组、缓解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组与对照组比较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含量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 0.016)。
对缓解后不同时期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的含量进行统计分析显示:初诊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组与缓解后第1,28,60,90及180天比较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含量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缓解后第1,28,90天及180天组比较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但都明显高于非肿瘤对照组(P < 0.05)。
2.6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IPIC的含量 12例初诊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IPIC的中位含量为7(范围0-560)/ 100 000个;44例次缓解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IPIC的中位含量为10(范围0-105)/100 000个;12例非肿瘤对照组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 IPIC的中位含量为0(范围0-6) /100 000个。
统计学分析显示,初诊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组、缓解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组和非肿瘤对照组三者之间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IPIC含量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05),见图4。

但是,初诊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组与缓解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IPIC含量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17)。初诊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组、缓解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 IPIC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 0.017)。
2.7 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测定结果 对同时进行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和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的33例次缓解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病例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存在显著负相关性(R=-0.466,P=0.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