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布比卡因:属于一种局麻药,1959年Brunm报道局麻药会引起骨骼肌形态的异常改变。所有的局麻药都具有肌肉毒性,其中利多卡因最轻而布比卡因最为严重。有研究称一次性直接注射局麻药0.5%盐酸布比卡因致大面积肌纤维坏死和广泛吞噬作用之后快速再生。值得关注的是,肌卫星细胞不受局麻药的影响,这也是肌纤维损伤后再生的关键所在。
多裂肌:腰骶段多裂肌起自骶骨背面,胸腰椎横突,向上斜行,止于上方2-4个椎体横突,与腰椎紧密相连,主要的功能是稳定腰椎,参与脊柱背伸运动,维持脊柱腰段前凸,是脊柱动力性稳定的重要因素。研究证明,腰部多裂肌对L4/5节段稳定性的贡献高达2/3,其中以深部多裂肌为主,而浅部多裂肌则更多地参与腰椎的伸和旋转。
背景:布比卡因神经毒性、心脏毒性的报道屡见不鲜,而关于布比卡因所致肌肉毒性的文章却不多。
目的:建立并评价局部肌肉注射布比卡因不同时间点大鼠多裂肌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变化。
方法:选用体质量280-320 g的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18只)、模型组(18只)、模型对照组(18只),每组随机分为4,7,14 d 3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大鼠。麻醉后于双侧L4-5多裂肌注射0.5%布比卡因溶液,通过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造模后4,7,14 d多裂肌形态及超微结构改变。
结果与结论:①肌肉注射0.5%布比卡因可导致大鼠骨骼肌损伤。②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局部多裂肌纤维出现坏死、炎细胞浸润、少量巨噬细胞等。③透射电镜下可见肌原纤维以及各带、线排列紊乱,结构崩解,甚至消失;线粒体结构异常,嵴减少、消失等;模型7,14 d组可见多裂肌增生、修复等变化。
④模型组骨骼肌超微结构变化分值明显高于空白组和模型对照组(
P < 0.05);模型4 d组高于模型7,14 d组(
P < 0.05);模型7 d组高于模型14 d组(
P < 0.05)。⑤结果表明一次性肌肉注射0.5%布比卡因,可发生大鼠骨骼肌形态学超微结构上的病理改变,以此建立的大鼠多裂肌损伤模型较为理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
ORCID: 0000-0002-0402-6916(陈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