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设计 大鼠股骨皮质骨结构三点弯曲与轴向压缩实验,针对相应皮质骨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三点弯曲与轴向压缩断裂仿真模拟。
1.2 时间及地点 三点弯曲实验于2020年10月在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轴向压缩实验于2021年6月在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断裂仿真模拟于2022年6月在仿真实验室完成。
1.3 材料 实验对象为8根大鼠股骨,其中4根用于三点弯曲实验,4根用于轴向压缩实验。股骨实验素材来源于健康雄性3月龄Wistar大鼠,由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YXK(吉)2021-0006。大鼠首先通过吸入异氟烷(浓度5%)进行全身麻醉,然后在腹腔主动脉放血处死,而后取其左侧股骨,剔除与股骨相连的肌肉和软组织。仿真对象为与实验相对应的股骨皮质骨结构有限元模型。实验方案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为2013-135。实验过程遵循了国际兽医学编辑协会《关于动物伦理与福利的作者指南共识》和本地及国家法规。
1.4 方法
1.4.1 轴向压缩与三点弯曲实验描述 选取4根完整股骨样本置于万能试验机(AG-X plus,Shimadzu,Kyoto,Japan)进行三点弯曲实验测试,试验机压头加载位置为股骨干中段皮质骨区域,实验跨距设置为20 mm,压头以0.5 mm/min的速度匀速向下,至样本完全断裂后停止。为防止弯曲过程中股骨样本发生转动或横向滑移,特选取表面粗糙度较高的2根特制圆柱支撑结构以增大横向摩擦力,具体如图1A所
示[15]。三点弯曲实验过程中保证了4个样本在试验机压头加载位置的壁厚相近。经测量,4个样本在压头加载位置的皮质骨壁厚分别为0.94,0.91,0.92,0.91 mm。
选取另外4根股骨样本,从股骨干中间位置为起始,分别向股骨近端与远端共截取5 mm长的皮质骨结构进行轴向压缩实验,压缩速度设置为0.5 mm/min,直至样本完全断裂后停止,具体如图1B所示[16]。轴向压缩实验过程中保证4个样本在压缩处的表面积相近。根据文献[16]中的表面积公式计算,4个样本压缩处的表面积分别为20.86,21.38,20.66,20.94 mm2。
1.4.2 股骨皮质骨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 针对大鼠股骨样本进行Micro-CT扫描,空间分辨率设置为18 μm。通过SKYSCAN软件获得二维连续影像,而后将其导入至MIMICS软件重构股骨几何模型,并通过ABAQUS软件应用C3D8单元建立三维股骨皮质骨有限元模型。由于此文仿真对象为股骨干中段皮质骨结构,所以大鼠股骨有限元模型仅包含外部皮质骨。在MIMICS软件中将股骨影像阈值设置为800-
2 000 HU,由此可避免选择松质骨区域图像,如此所建立股骨有限元模型不包含内部松质骨结构。
三点弯曲仿真中,为模拟实验边界条件,分别在股骨模型上、下方建立刚性圆柱,其中上方为刚性压头,下方为刚性支撑圆柱。为模拟法向载荷从压头传递至股骨,设置压头与股骨模型为无摩擦接触关系[17]。由于下方支撑刚性圆柱表面粗糙度较高,与股骨模型之间摩擦力较大,二者未发生相对位移,因此设置股骨模型与下方刚性圆柱为绑定连接。同时在上方压头施加轴向位移,并完全约束下方刚性圆柱,完成三点弯曲加载,如图2A所示。轴向压缩仿真中,在皮质骨上方建立参考点,将其与模型上表面耦合,并在参考点上施加位移载荷,约束参考点上除加载方向的其他自由度,并完全约束模型下表面自由度,完成轴向压缩加载[18]。有限元模型如图2B所示。
1.4.3 结构断裂模拟与临界能量释放率预测 依据连续损伤力学理论可知,结构在准静态载荷作用下,基于损伤变量的应力-应变关系式如下[19]:
σ=Cd ε (1)
Cd=(1-d) C (2)
式中σ为应力张量,Cd为损伤弹性矩阵张量,ε为应变张量,d为损伤变量,C为弹性矩阵张量。
依据文献,并结合此文三点弯曲与轴向压缩实验实际情况,分别设置有限元模型单元在压缩与拉伸方向的损伤变表达式如下[19-21]:
式中εc与εT为单元最小与最大主应变,εfc与εft为皮质骨材料临界压缩与拉伸失效应变,c为单元加载方向刚度值,Lc为单元特征长度,G为临界能量释放率,Velem为单元体积。
加载初期,当单元受力所产生主应变小于皮质骨材料临界失效应变时,结构尚处于弹性阶段,单元刚度矩阵不变。随着弯曲载荷增大,当单元主应变超过临界失效应变时,该单元发生损伤,单元损伤变量开始随主应变上升而增大,致使单元刚度逐渐降低,同时在迭代过程中,单元雅克比矩阵也逐渐发生退化,雅克比矩阵损伤演化表达式如式(6)所示[20]。当单元损伤变量趋近于1时,单元发生失效失去承载能力。随着弯曲程度进一步加大,失效单元逐渐增多,当失效单元积累到一定数量时,皮质骨结构无法有效承载,随即发生表观断裂。
此文所模拟断裂过程主要通过编制UMAT子程序实现有限元模型中单元的损伤与失效累计。该程序可自动判定单元发生压缩或拉伸失效。在损伤变量表达式(3)或(4)中涉及到的材料参数有:单元最大与最小主应变,可在迭代过程中求出;皮质骨组织弹性模量,其值已由课题组前期针对相同样本的纳米压痕实验测得,其中3月龄大鼠股骨皮质骨材料的横向弹性模量平均值为8 769 MPa,纵向弹性模量平均值为10 383 MPa[22];3月龄大鼠股骨皮质骨材料的临界失效应变也已由课题组前期研究得到,其中皮质骨材料临界压缩失效应变为4.35%,临界拉伸失效应变为2.61%[23];泊松比依据文献设定为0.3[16-17];单元特征长度可在每次迭代过程中通过公式(5)由单元体积求出[19]。加载过程中,由于单元应变不断变化,所以单元体积与单元特征长度在每次迭代过程中也不断发生变化。由此可知,在损伤变量表达式(3)或(4)中,只有临界能量释放率这一个材料参数未知,即此文反演拟合所求参数。
基于此,此文预测思路为首先选取结构临界能量释放率的大致范围,依据文献可知在不同实验方法与加载模式下所测数值范围主要处于0.1-0.5 N/mm之间[24-25]。由此,仿真过程以0.1 N/mm为起始,为有限元模型赋予临界能量释放率,并以0.01的间隔逐渐递增。将应用每个能量释放率数值进行仿真所得载荷-位移曲线与实验结果对比,直至找到与实验最为接近的仿真曲线,即当仿真与实验所得断裂参数,包括强度极限与失效位移差异均小于5%时定义为拟合成功,此时所赋数值可以认为是皮质骨结构的临界能量释放率,以此反演预测得到皮质骨结构的临界能量释放率[19]。反演拟合预测流程具体如图3所示。
1.5 主要观察指标 针对大鼠股骨皮质骨有限元模型进行三点弯曲与轴向压缩断裂模拟,主要观测仿真所得载荷-位移曲线以及模型断裂模式,通过将预测载荷-位移曲线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拟合,反演预测皮质骨结构临界能量释放率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