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冰霜, 汪 志, 唐 懿, 唐晓俞, 李 棋. 前交叉韧带重建:从腱骨止点到腱骨愈合的研究进展[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8): 1293-1298. |
[2] |
杨 阳, 李纳玺, 张 建, 王 勉, 龚泰芳, 辜刘伟. 止血带与驱血带联合使用对膝关节镜术后短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6): 898-903. |
[3] |
杨匡洋, 王昌兵. MRI评价自体骨-髌韧带-骨与股四头肌腱行前交叉韧带重建后移植物成熟度及膝关节的功能[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6): 963-968. |
[4] |
李 杰, 张海涛, 陈锦伦, 叶鹏程, 张 华, 周本根, 赵长青, 孙友强, 陈建发, 向孝兵, 曾意荣. MRI矢状位和轴位测量前交叉韧带断裂与髌股关节的稳定性[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6): 969-972. |
[5] |
鹿钦雪, 徐 宁, 杨英兰, 韩茜茜, 端木宪雨, 郭钰玮, 韩 晴.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神经-肌肉、周围肌及核心肌的肌力训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5): 786-791. |
[6] |
武亚飞, 朱 梁, 任秋健, 李大恩, 李大地, 高绪仁, 郭开今. 肩胛盂扭转角与退变性肩袖全层撕裂的关系:配对病例对照试验[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3): 435-439. |
[7] |
刁玉磊, 宗小锐, 邓志博, 舒 涵 . 收肌管阻滞与股神经阻滞在自体骨-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后镇痛疗效的对比:一项Meta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2): 315-320. |
[8] |
邢基斯, 卢明峰, 赵立连, 何利雷, 刘效仿. 新型半月板过线器包绕缝合与传统全内缝合器缝合修复外侧半月板腘肌腱 裂孔区损伤的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10): 1495-1500. |
[9] |
张尚普, 鞠晓东, 宋恒义, 董 智, 王 晨, 孙国栋. 关节镜下带线锚钉缝线桥缝合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9): 1417-1422. |
[10] |
仲鹤鹤, 孙鹏鹏, 桑 鹏, 吴术红, 刘 毅. 模拟重建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核心韧带后膝关节稳定性评估[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6): 821-825. |
[11] |
刘少华, 周观明, 陈希聪, 肖可明, 蔡 剑, 刘效仿. 前交叉韧带缺陷对固定平台单髁置换后中期疗效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6): 860-865. |
[12] |
张 磊, 马 丽, 扶世杰, 周 鑫, 喻 林, 郭晓光. 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治疗肩关节前脱位伴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6): 895-900. |
[13] |
马子越, 巨啸晨, 张 磊, 孙荣鑫. 保留与不保留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后移植物腱骨愈合的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4): 582-587. |
[14] |
黄泓慧, 潘华山, 赖春柏. 关节镜下保留残端与不保留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32): 5227-5231. |
[15] |
钟锐鑫, 高海燕, 黄浩然, 滕学仁, 戴世友. 儿童青少年与成人前交叉韧带在MRI上的解剖学特征差异[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30): 4812-4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