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魏国强, 李云峰, 王 一, 牛晓芬, 车丽芳, 王海燕, 李志军, 史国鹏, 白 灵, 莫 凯, 张晨晨, 许阳阳, 李筱贺. 非均匀材料股骨在不同负荷情况下的生物力学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9): 1318-1322. |
[2] |
薛亚东, 周新社, 裴立家, 孟繁宇, 李 键, 王金子. 自体髂骨块联合钛板重建Paprosky Ⅲ型髋臼骨缺损为假体提供坚强的初始固定#br#[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9): 1424-1428. |
[3] |
吴冰霜, 汪 志, 唐 懿, 唐晓俞, 李 棋. 前交叉韧带重建:从腱骨止点到腱骨愈合的研究进展[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8): 1293-1298. |
[4] |
袁 景, 孙效虎, 陈 慧, 乔永杰, 王立新. 成人继发性膝外翻畸形股骨远端的数字化测量与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6): 881-885. |
[5] |
杨 阳, 李纳玺, 张 建, 王 勉, 龚泰芳, 辜刘伟. 止血带与驱血带联合使用对膝关节镜术后短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6): 898-903. |
[6] |
易新容, 贾富全, 何 鑫, 张少杰, 任小燕, 李志军. 基于薄层CT扫描参数建立呼和浩特地区8-16岁男性青少年颈椎骨龄的方程式[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6): 954-958. |
[7] |
杨匡洋, 王昌兵. MRI评价自体骨-髌韧带-骨与股四头肌腱行前交叉韧带重建后移植物成熟度及膝关节的功能[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6): 963-968. |
[8] |
李 杰, 张海涛, 陈锦伦, 叶鹏程, 张 华, 周本根, 赵长青, 孙友强, 陈建发, 向孝兵, 曾意荣. MRI矢状位和轴位测量前交叉韧带断裂与髌股关节的稳定性[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6): 969-972. |
[9] |
鹿钦雪, 徐 宁, 杨英兰, 韩茜茜, 端木宪雨, 郭钰玮, 韩 晴.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神经-肌肉、周围肌及核心肌的肌力训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5): 786-791. |
[10] |
武亚飞, 朱 梁, 任秋健, 李大恩, 李大地, 高绪仁, 郭开今. 肩胛盂扭转角与退变性肩袖全层撕裂的关系:配对病例对照试验[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3): 435-439. |
[11] |
邓朝阳, 杨朝晖. 胫骨平台骨折线的三维模型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3): 334-339. |
[12] |
冯冬菲, 何洪旭, 谢 琪, 张立立, 周 惠, 李 威. 牙周重建生物功能与调节通路关键基因的筛选[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2): 253-259. |
[13] |
刁玉磊, 宗小锐, 邓志博, 舒 涵 . 收肌管阻滞与股神经阻滞在自体骨-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后镇痛疗效的对比:一项Meta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2): 315-320. |
[14] |
邢基斯, 卢明峰, 赵立连, 何利雷, 刘效仿. 新型半月板过线器包绕缝合与传统全内缝合器缝合修复外侧半月板腘肌腱 裂孔区损伤的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10): 1495-1500. |
[15] |
赵正吕, 李彦林, 王 旭, 刘德健, 张 艳. 后交叉韧带重建移植物的特点与选择[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10): 1615-1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