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10, Vol. 14 ›› Issue (47): 8773-8776.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0.47.008
• 组织工程骨及软骨材料 tissue-engineered bone and cartilage materials • 上一篇 下一篇
陈晓庆1,赵 剑1,张 烽1,王根林2,干旻峰2,顾 勇2,朱雪松2,杨惠林2
Chen Xiao-qing1, Zhao Jian1, Zhang Feng1, Wang Gen-lin2, Gan Min-feng2, Gu Yong2, Zhu Xue-song2, Yang Hui-lin2
摘要:
背景:目前常用的椎体强化剂筛选方法是将尸体标本制成骨折模型,然后进行材料的灌注,这种模型很难进一步应用于体内实验。 目的:制备一种椎体骨缺损模型,评价骨水泥增强后的力学性能。 方法:将48个新鲜成年绵羊腰椎单椎体标本随机分为8组。取4组标本,利用直径分别为2.0,4.0,6.0,8.0 mm的钻头钻入椎体10.0 mm制备骨缺损椎体模型,测量单椎体的抗压强度和刚度,与正常椎体组进行比较。根据生物力学测试结果选择一固定直径,将剩下的3组制成骨缺损模型,然后分别注入磷酸钙骨水泥、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模拟体液环境固化24 h后进行生物力学测试。 结果与结论:不同直径的椎体骨缺损模型中,随着缺损直径增大,其抗压强度与刚度呈逐渐下降趋势,直径为6.0 mm下降明显。选择直径为6.0 mm钻头制备骨缺损椎体模型,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组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的抗压强度和刚度与正常椎体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 > 0.05),而磷酸钙骨水泥组的抗压强度及刚度均明显低于正常椎体组(P < 0.05)。说明缺损直径为6 mm,深度为10 mm绵羊椎体骨缺损是一种合适的椎体骨缺损模型,保持了椎体外形的完整,可用来判断椎体强化剂的体外性能,进一步用于体内实验。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能有效即时强化骨缺损椎体。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