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12, Vol. 16 ›› Issue (26): 4886-4891.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2.26.027
• 骨与关节综述 bone and joint review • 上一篇 下一篇
刘 丰1,2,张 超1,2,姚振强1,2,杨 召1,2,孟增东1,2
Liu Feng1, 2, Zhang Chao1, 2, Yao Zhen-qiang1, 2, Yang Zhao1, 2, Meng Zeng-dong1, 2
摘要:
背景:近年来,对炎症界膜形成、破骨细胞活化机制认识的逐渐深入,应用药物逆转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病理过程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 目的:综述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方法:以“Artificial joints,Aseptic loosening,Osteoclast,Tumor necrosis factor-a,Interleukin-1,Drug treatment,Gene Therapy,Bone loss”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以“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破骨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药物治疗,基因治疗,骨丢失”为检索词检索CNKI数据库。纳入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发病机制及预防假体无菌性松动药物的相关研究,排除重复文献。 结果与结论:纳入29篇文献进行分析。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治疗所涉及的药物大都已被临床使用,目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降低长期使用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如何提高假体周围局部的有效药物浓度。用转基因的方法来预防和治疗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是近年来研究的最新进展,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因为基因治疗的人体安全性尚未解决,所以这些研究还停留在体外试验和动物试验。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