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10, Vol. 14 ›› Issue (47): 8873-8876.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0.47.033
• 生物材料学术探讨 biomaterial academic discussion • 上一篇 下一篇
王永胜
Wang Yong-sheng
摘要:
目的:对运动性软骨损伤因素和特点进行探讨,并对其修复过程中人工生物材料干预下支架材料的选择与应用情况进行分类和归纳。 方法: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CNKI数据库(www.cnki.net/index.htm),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软骨,损伤,生物材料,支架,治疗”或“cartilage, damage, biological materials, support,treatment”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软骨支架材料治疗手段、材料学特点、生物相容性及其应用效果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共纳入26篇文献。 结果:近半个世纪以来,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选择与研制经历了天然材料、合成材料等由单一材料向复合材料研制快速发展的时期,另外,基因技术、纳米材料和改性修饰材料技术的运用,为软骨组织损伤后的愈合与康复提供了更大可能与保障。 结论:软骨损伤多由于突发暴力所致,由于软骨损伤后自身没有修复功能,故软骨损伤后使用传统疗法较难治愈。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兴起,组织工程技术逐步运用于软骨康复技术,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诸多环节中,其中软骨支架材料的选择与研制尤为重要。单一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存在诸多缺点,所以研制复合材料、仿生材料、改性修饰材料,是今后支架材料研究的主要方向。随着组织工程学和生物工程技术以及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融合,多种材料与技术并用的新兴复合技术将进一步满足医患双方的需求。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