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10, Vol. 14 ›› Issue (5): 818-823.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0.05.015
• 肝移植 liver transplantation • 上一篇 下一篇
任旋磊,赵宏峰,张国伟,王 宇,周 杰
Ren Xuan-lei, Zhao Hong-feng, Zhang Guo-wei, Wang Yu, Zhou Jie
摘要:
背景:据报道,供肝的热缺血、冷保存时间过长都可导致移植肝产生“毒性胆汁”,并进而损伤胆道,然而胆道相对热缺血是否也会引起胆汁成分改变,目前尚无相关报道。 目的: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胆道相对热缺血损伤模型,观察胆道相对热缺血对大鼠移植肝分泌的胆汁中总胆汁酸盐、磷脂浓度的影响及与胆道损伤的相关性。 方法:选用SD大鼠32只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胆道相对热缺血损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Ⅰ组为假手术组,只游离肝脏,不进行肝脏冷灌注;Ⅱ、Ⅲ、Ⅳ组的胆道相对热缺血时间分别为0,30,60 min,即分别在门静脉开放后0,30和60 min时开放肝动脉。采用循环酶法测定术后胆汁中总胆盐浓度,酶比色法测定磷脂浓度。取肝门部胆管,光镜观察其组织学形态,透射电镜观察胆道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分析总胆汁酸盐∕磷脂比例与胆道损伤的相关性。 结果及结论:死亡1只,进入结果分析31只。肝移植胆道相对热缺血可以引起移植肝分泌的胆汁成分改变,表现为总胆汁酸盐∕磷脂比例升高,胆汁毒性增加,这种改变与相对热缺血时间呈正相关,相对热缺血时间越长,胆汁成分改变越明显;而且与胆道损伤的病理学改变呈密切正相关,说明胆汁成分改变是相对热缺血导致胆道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