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10, Vol. 14 ›› Issue (53): 10053-10057.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0.53.042
• 肝移植 liver transplantation • 上一篇 下一篇
刘现忠1,姚爱华2,王 轩1,仲跻巍2,李相成2
Liu Xian-zhong1, Yao Ai-hua2, Wang Xuan1, Zhong Ji-wei2, Li Xiang-cheng2
摘要:
背景:近年来,肝移植技术迅速发展,如何预防缺血再灌注损伤并有效保护肝再生成为研究的热点。缺血预处理是保护肝缺血损伤的有效方法,但其确切机制尚存争议。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在大鼠减体积肝移植肝损伤和肝再生中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动物随机分为3组,肝移植组建立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缺血预处理+肝移植组在供肝灌注前阻断第1肝门行缺血预处理10 min,再灌注15 min。假手术组在开腹后游离肝周韧带,然后关腹。分别于术后0.5,2,6,24 h取材。通过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和移植肝组织病理检查评估肝损伤。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测定氧化还原蛋白1表达水平,检测移植肝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评估肝再生情况。 结果与结论:与肝移植组相比,缺血预处 理+肝移植组术后6,24 h受体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降低(P < 0.05;P < 0.01)。病理学分析显示肝移植组术后24 h可见到门脉周围大量炎细胞浸润,肝窦扩张明显,肝组织损伤较重;而缺血预处理+肝移植组则损伤较轻。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缺血预处 理+肝移植组移植肝中Ref-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这一结果同样在westernblot检测中得到验证:缺血预处理+肝移植组移植肝术后24 h Ref-1蛋白表达较肝移植组明显增强 (P < 0.05)。同时,术后2,6和24 h 缺血预处理+肝移植组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数较肝移植组明显增加(P < 0.05)。结果提示缺血预处理可减轻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物肝损伤并促进肝再生,这与Ref-1蛋白高表达密切相关。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