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姜 勇, 罗 翼, 丁永利, 周 勇, 闵 理, 唐 凡, 张闻力, 段 宏, 屠重棋. 骶骨精准切除影响骨盆稳定性的冯米斯应力特征及临床验证[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9): 1318-1323. |
[2] |
张同同, 王中华, 文 杰, 宋玉鑫, 刘 林. 3D打印模型在颈椎肿瘤手术切除与重建中的应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9): 1335-1339. |
[3] |
陈心敏, 李文标, 熊凯凯, 熊晓燕, 郑利钦, 李木生, 郑永泽, 林梓凌. 钉道强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A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最佳骨水泥量有限元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9): 1404-1409. |
[4] |
蔡群斌, 邹 霞, 胡剑涛, 陈心敏, 郑利钦, 黄培镇, 林梓凌, 姜自伟. 有限元法分析尖顶距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稳定性的关系[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6): 831-836. |
[5] |
刘正蓬, 王雅辉, 张义龙, 明 颖, 孙志杰, 孙 贺. 3D打印椎间融合器置入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颈椎曲度及椎间高度恢复的半年随访[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6): 849-853. |
[6] |
杨卫强, 丁 童, 杨卫可, 蒋振刚. 组合式可变应力接骨板内固定干预山羊股骨骨折断端的骨组织细胞功能及骨密度变化[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6): 890-894. |
[7] |
宋成杰, 常恒瑞, 石明鑫, 孟宪中. 侧方入路腰椎融合治疗后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的研究与进展[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6): 923-928. |
[8] |
刘 钊, 徐西林, 申意伟, 张晓峰, 吕 航, 赵 军, 王政春, 刘旭卓, 王海涛. 塌陷预测方法联合分期分型对股骨头坏死治疗的指导作用与前景[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6): 929-934. |
[9] |
罗选翔, 经 历, 潘 彬, 冯 虎. 甲钴胺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促进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5): 719-722. |
[10] |
刘 波, 陈祥和, 杨 康, 余慧琳, 陆鹏程. DNA甲基化在运动干预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机制[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5): 791-797. |
[11] |
张国梅, 祝 军, 胡 杨, 焦红卫. E-Max瓷嵌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粘接界面应力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4): 537-541. |
[12] |
陈 路, 张建光, 邓长弓, 严才平, 张 伟, 张 袁. 锁定螺钉辅助髋臼杯不同固定方式的有限元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3): 356-361. |
[13] |
刘金伟, 陈允震, 万春友. 应力作用下骨不连断端组织中成骨因子的变化[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23): 3619-3624. |
[14] |
林东鑫, 黄学成, 秦庆广, 杨 洋, 邓羽平, 谭晋川, 王 勉, 苏炜炜, 黄 涛, 黄文华. 基于运动捕捉技术比较2种颈椎手法治疗后颈椎活动范围的差异[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21): 3281-3285. |
[15] |
蔡群斌, 杨丽娟, 李秋民, 陈心敏, 郑利钦, 黄培镇, 林梓凌, 姜自伟. 基于断裂力学认识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后内固定取除的可行性[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21): 3313-3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