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12, Vol. 16 ›› Issue (38): 7083-7086.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2.38.011
• 组织工程口腔材料 tissue-engineered oral materials • 上一篇 下一篇
王 泽1,肖 月1,邹庆雪2,李维善1,曲学炜1,刘 正3,李德超1
Wang Ze1, Xiao Yue1, Zou Qing-xue2, Li Wei-shan1, Qu Xue-wei1, Liu Zheng3, Li De-chao1
摘要:
背景:粘接界面尤其是根管壁-粘接剂间是纤维桩修复后接构的薄弱环节,加强粘接剂与根管壁间粘接对提高纤维桩的修复成功率,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目的:比较自酸蚀粘接系统和全酸蚀粘接系统对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 方法:选用30颗单根管前牙用于纤维桩粘接实验,每颗牙选用逐步后退法进行预备并进行根管充填。样本分为3组,自酸蚀粘接组、全酸蚀粘接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应用自酸蚀粘接系统、全酸蚀粘接系统、传统磷酸酸蚀法处理根管内壁。 结果与结论:自酸蚀粘接组、全酸蚀粘接组和空白对照组的粘接强度分别为(3.24±0.76),(4.09±0.54),(2.85±0.89) MPa。两两相比,不同粘接方法对纤维桩的粘接强度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全酸蚀粘接组混合层与牙本质和纤维桩粘接紧密,自酸蚀粘接组混合层只与纤维桩粘接紧密,与牙本质未形成有效连接。提示全酸蚀粘接系统的粘接强度优于自酸蚀粘接系统,具有良好的纤维桩固位性能。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