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 睿, 史 文, 杨士彩, 吕林蔚, 张春秋. 夹板外固定与散巴布剂对桡骨骨折模型兔骨愈合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9): 1329-1333. |
[2] |
吕梓宸, 涂振兴, 许 奥, 程 康, 王红涛, 王 斌. 牵张成骨过程中骨愈合及血管生成的机制[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36): 5881-5888. |
[3] |
徐 志, 仲鹤鹤, 向 浩, 李恩超, 黄榆顺, 陆 浩, 金 瑛, 邹 刚, 刘 毅. 股骨干骨折3种不同固定方式的有限元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33): 5271-5277. |
[4] |
李 义, 杨彦君, 彭松云, 程志刚, 钟 凯, 殷天坪, 唐良华. 苗药九仙罗汉接骨汤干预胫骨骨折模型大鼠的成骨分化及骨折愈合[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33): 5350-5356. |
[5] |
刘泽民, 吕 欣. 髓内钉在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扩髓与不扩髓[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3): 461-467. |
[6] |
徐俊杰, 李业海, 刘 庆, 王 建, 梁俊升, 刘和风, 代 儒. 伴有和不伴有肌肉减少症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内固定后骨折愈合与并发症的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15): 2342-2346. |
[7] |
王佳琦, 罗晓中, 童 祎, 石维祥, 丁 勇, 周 欣, 吴 刚. 机器人导航下3枚与4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15): 2352-2355. |
[8] |
杨卫强, 丁 童, 杨卫可, 蒋振刚. 组合式可变应力接骨板内固定干预山羊股骨骨折断端的骨组织细胞功能及骨密度变化[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6): 890-894. |
[9] |
成世高, 王万春, 蒋 栋, 李腾飞, 李 洵, 任 炼. 标准柄与加长柄骨水泥型假体置换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的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3): 362-367. |
[10] |
毛国庶, 周 敏, 李晓明, 周子红, 殷渠东. 第三骨块对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骨愈合效果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15): 2405-2409. |
[11] |
吴钰坤, 韩 杰, 温帅波. 骨折愈合过程中Runx2基因的作用机制[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14): 2274-2279. |
[12] |
吴胜祥, 刘 园, 陆 帅. 迷你锁定钛板系统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12): 1874-1878. |
[13] |
许少策, 王诗尧, 周建伟, 潘奕欣, 汪玉良.
骨细胞形成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的调节作用及机制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7): 1083-1088. |
[14] |
刘振东, 秦泗河. 骨折固定的四维空间事件[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6): 903-910. |
[15] |
张 超, 李兴勇, 马贵福, 普星宇, 骆文远. 沉默Hoxa9基因可促进胫骨骨折后的成骨分化及骨折愈合[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35): 5600-5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