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10, Vol. 14 ›› Issue (7): 1253-1256.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0.07.026
• 组织构建基础实验 basic experiments in tissue construction • 上一篇 下一篇
孙晓琰1,秦永德1,王 昕2,3,王赛岗1,吕 洁1,谢 彬1,刘立水1,李肖红1
Sun Xiao-yan1, Qin Yong-de1, Wang Xin 2,3, Wang Sai-gang1, Lü Jie1, Xie Bin1, Liu Li-shui1, Li Xiao-hong1
摘要:
背景:泡球蚴病早期不易被发现,各种影像及免疫试验手段不能降低其误诊率。 目的:观察131 I-泡球蚴多抗在泡球蚴大鼠模型的生物学分布及放射免疫显像。 方法: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A组:肝带虫大鼠;B组:正常大鼠;C组:肝带虫大鼠。A、B组大鼠腹腔注射131 I-泡球蚴多抗1 mL(37 MBq),C组大鼠腹腔注射131 I 1 mL(37 MBq),注射后24,48,72,96 h进行ECT静态显像,测定泡球蚴感兴趣区值。96 h后测量3组大鼠各组织器官单位质量每分钟放射性计数,A组大鼠计算虫/非虫比值。 结果与结论:A组大鼠肝脏接种泡球蚴部位可见放射性分布,解剖后观察位置相符,72 h泡球蚴感兴趣区值最高,显像效果最好。B组和C组大鼠肝区均未见明显放射性分布,3组大鼠均见甲状腺部位及胃部有放射性聚集。96 h后处死3组大鼠,A组大鼠体外放射性计数测定,泡球蚴虫体为(18.610±3.401)×103 cpm/g,高于体内除甲状腺及胃外的脏器,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01)。将泡球蚴组织与其他器官比较计算虫/非虫比值可以看出,除甲状腺和胃组织其余组织虫/非虫值均大于1.28。3组大鼠除虫体组织外,其余各组织器官的单位质量脏器每分放射性计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证实131 I-泡球蚴多抗能成功作用于泡球蚴并与之结合。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