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12, Vol. 16 ›› Issue (39): 7366-7369.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2.39.029
• 骨与关节学术探讨 academic discussion of the bone and joint • 上一篇 下一篇
王宏斌
Wang Hong-bin
摘要: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与后凸成形是脊柱外科近来发展的一项新型微创外科技术,通过经皮向压缩骨折椎体内直接注入或者先通过球囊扩张再注入骨水泥等填充物,从而增强病变椎体的力学稳定性,其治疗效果满意且并发症少,但成形后脊柱生物力学的研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与后凸成形后填充材料的效应及生物力学分析。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9-01/2012-08关于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填充材料及治疗后生物力学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玻璃陶瓷;生物力学;生物相容性;并发症”或“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MMA;cement;biomechanics;Biocompatibility;treatment”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填充材料有关者,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132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19篇文献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椎体成形的目的为最大程度上的恢复压缩椎体的刚度和抗压强度。不同的充填材料对椎体生物力学性质的影响也有不同。填充材料的发展可以有效增强骨折椎体的抗压能力和维持良好的形态学特征,并可能使骨折椎体的生物力学性质恢复到最佳的状态。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