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10, Vol. 14 ›› Issue (4): 609-614.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0.04.009
• 人工假体 artificial prosthesis • 上一篇 下一篇
梁春祥,陈克冰,刘少喻,韩国伟,龙厚清,魏富鑫,黄阳亮
Liang Chun-xiang, Chen Ke-bing, Liu Shao-yu, Han Guo-wei, Long Hou-qing, Wei Fu-xin, Huang Yang-liang
摘要:
背景:为保证可控制范围内的脊柱运动,改变失稳节段运动的负荷模式,并限制其异常活动,同时避免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的发生,多种后路腰椎非融合固定装置被研发并用于临床。 目的:探讨Walli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失稳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腰椎失稳症患者10例,男3例,女7例,年龄43~65岁,其中失稳节段1例为L 1/2和L4/5,1例为L 2/3,1例为L 3/4,其余均为L 4/5;合并相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2例,腰椎管狭窄症7例,相邻节段腰椎管狭窄症3例;失稳节段均行后路椎管减压、Wallis置入固定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视觉模拟VAS评分、下腰痛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变化;失稳节段和相邻节段的活动范围及L 4/5节段椎间盘后高度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3个月,平均9.2个月。手术时间平均128 min(90~18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64 mL (50~600 mL)。腰痛均消失,术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改善;1例置入治疗后3个月因L4/5右侧腰椎管狭窄症复发,再行开窗减压术后症状消失。治疗后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03);JOA评分较术前显著增加(P=0.002),ODI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08)。术后L 4/5节段的活动范围与术前相比明显减少(P < 0.05),而术后相邻节段L 3/4、L5/S1的活动范围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Wallis动态稳定系统置入治疗腰椎失稳症能够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