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回顾性病例分析。
时间和地点:于2010年3月至2013年8月在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和手术室完成。
对象:收集在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完成的因下腰椎退行性疾病行L4/5和/或L5/S1节段改良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的患者,同时合并多节段病变,或同时合并颈椎病变者除外。
纳入标准: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符合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所有患者均经半年以上保守治疗无效症状逐渐加重。单节段或双节段病变引起的单侧腰腿痛及双侧腰腿痛,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伴有严重的间歇性跛行,椎间盘脱出压迫单侧神经根引起症状,腰椎退行性滑脱(Ⅱ度以内)。患者对治疗及试验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严重的骨质疏松,Ⅱ度以上的腰椎滑脱,严重的侧弯畸形。合并心肺疾病不能进行手术者。
本组患者共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8-68岁,平均55.2岁;共融合32个节段,其中L4-5节段20例,L5S1节段8例,L4-5和L5S1双节段2例,选择患者病程大于12个月,且经正规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者。本组患者中腰椎管狭窄症6例;退行型腰椎滑脱10例,其中Meyerding分型Ⅰ度8例,Ⅱ度2例,其中4例合并峡部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不稳14例。所有患者均有腰部疼痛,26例(10例男,16例女)合并下肢放射痛,其中放射至大腿者9例,放射至小腿和足底者17例。4例患者存在单纯单侧或双侧下肢的肌力下降,10例患者存在单纯的感觉减弱,6例患者存在肌力合并感觉障碍,无患者存在尿便功能障碍。
材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美国美敦力公司生产的脊柱内固定系统,椎弓根螺钉采用M8系统,椎间融合器为高分子材料的CAPSTONE,术前不同规格的内置物准备齐全。
方法:
术前准备:术前所有患者均摄腰椎正侧位和左右45°斜位、腰椎过伸过屈位、腰椎间盘CT及腰椎MRI,腰椎不稳的诊断标准为过伸过屈位片前后位移大于5 mm,角度位移大于11°。双下肢血管彩超和心脏超声排除心血管疾患。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并存病经心内科及内分泌科会诊并控制血压、血糖后施行手术。
修复方法:所有患者均插管全麻,取俯卧位。术前C臂机定位需要融合的节段并做标记,常规消毒铺巾后,以融合节段为中心取后正中入路,沿棘突两侧切开深筋膜,注意保护棘上和棘间韧带。拟融合手术节段上下拧入椎弓根螺钉,根据术前评估,选择责任节段责任侧行椎间融合,先切除该侧椎板下2/3及下关节突,充分减压该侧神经根管(根据术前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评估对部分中央管狭窄较为严重的病例,可行椎管潜行减压或对侧开窗减压)。仔细分离硬膜外间隙,显露硬膜囊及下位神经根。上位神经根由于在上关节突靠近椎弓根水平,术中可不予显露,以棉片遮挡保护,注意分离显露硬膜囊及神经根时避免静脉丛过度损伤引起出血,神经根拉钩置于椎间盘水平,向内侧轻拉硬膜囊及下位神经根,清晰显露并切除病变节段椎间盘,清理该椎间隙,充分刮除软骨终板至终板点状出血。如为退行性滑脱,则在非融合侧通过椎间撑开器和提拉螺钉对滑脱节段行撑开复位,将切除的椎板、关节突的骨质制成4 mm左右的骨粒并通过专用植骨漏斗进行椎体间植骨,填充椎间隙的前1/3,应用小号试模打压骨粒,取1枚合适大小的Capstone融合器装填自体松质骨,自纤维环切口斜向中线30°-40°方向置入椎间隙中央,放置深度为融合器后缘低于椎体后缘3 mm以上,C型臂X射线机透视确认椎间融合器置入深度及位置合适后,截取适合长度的连接棒,适当加压锁紧以恢复腰椎生理前凸,再次透视明确椎弓根螺钉位置及椎体间复位情况。冲洗伤口,留置负压引流后逐层关闭切口。
术后处理: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两三天,地塞米松 5 mg 2次/d×3 d,20%甘露醇250 mL 2次/d× 5 d静脉滴注以缓解神经水肿。术后48-72 h内视引流量多少拔除负压引流,术后第1天开始指导患者行直腿抬高,4 d后腰背肌功能锻炼,10-12 d拆除伤口缝线,1周后在腰围保护下活动。6个月内不做重体力劳动和弯腰搬重物,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3,6,12个月门诊随访并进行疼痛和功能评分。
主要观察指标:每次随访由随访人员进行独立评估,其中疼痛使用目测类比评分评估,功能使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对患者临床症状和功能进行评价,并计算JOA评分改善率:JOA评分改善率=(术后评分-术前评分)/(29-术前评分) ×100%,改善率≥75%为优,50%-74%为良,25%-49%为可,≤24%为差。
影像学评估参照美国FDA推荐Simmons法:术后6个月以上屈伸动力位X射线片上椎体间角度变化< 5°,Cage无移位及周围无透亮区;部分病例结合使用CT平扫+矢状位重建进行判断。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JOA评分和目测类比评分比较使用方差分析,P < 0.05被认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