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设计 动物造模力学分析实验。
1.2 时间及地点 于2011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山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
1.3 材料
1.3.1 实验动物 选用2只成年雄性健康Beagle犬(A和B),来源于中山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无菌实验室,实验动物许可证号:20101201002。要求上下颌牙列完整,2只犬体质量分别为13,14 kg,分笼饲养。
1.3.2 试剂与仪器 牙科专用种植机(美国,登士柏公司),3.3 mm×10 mm 种植体(瑞士,Straumann公司),种植基台(瑞士,Straumann公司),加载头(广州天恒机械厂),Bx120-1AA型电阻应变片(武汉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UNT-98型电阻应变测试仪(武汉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研制)。
1.4 方法 采用电阻应变测量实验进行应力分析。
1.4.1 动物模型建立 按30 mg/kg的剂量,用3%戊巴比妥纳采用狗腹腔注射行全身麻醉,并将其固定于手术台上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完整拔除两只犬右侧下颌第一磨牙,缝合创口。3个月后,用种植机于右下第一磨牙的远中根位置常规备洞并植入Straumann 3.3 mm×10 mm常规颈种植体1颗,黏膜缝合。观察动物至麻醉清醒并分笼饲养,给予适量抗生素积极消炎处理,常规饮食饲养3个月(见图1,2)。3个月后全麻下处死,取出2只犬的下颌骨,去除软组织并拍摄局部X射线片,确认种植体是否达到骨性愈合,将标本置入生理盐水中保存(见图3)。
将2只犬下颌第四双根牙进行分根,对近种植体侧牙根的牙冠行全冠修复体常规牙体预备,种植体采用常规颈实心基台,要求基台的高度和聚合度和近种植体侧牙根的预备体一致。两只犬采用硅橡胶印模,送加工厂行冠修复体(钴铬合金烤瓷冠)制作。A犬行近种植体侧牙根的预备体和种植体单冠修复;B犬行近种植体侧牙根的预备体和种植
.jpg)
.jpg)
体固定桥修复,要求修复体的咬合面为半解剖式牙尖(见图4)。冠桥修复制作完成后,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粘结。
1.4.2 模型固定 将下颌骨下缘2 mm包埋在自凝塑料底座中,要自凝朔料底座底部和测试平台平行,为将下颌骨下缘与测试台平行放置,避免下颌骨与之点接触,下颌骨整个标本固定在测试台上防止其不稳导致受力不准,用自凝塑料包埋的下颌骨用石膏固定,保持底座与水平面相平行。
1.4.3 电阻变应片粘贴 在种植体和天然牙颈部相对应的颊侧和舌侧牙槽骨表面标明粘贴Bx120-1AA型电阻应变片的相应位置分别为1(种植体颊侧)、2(种植体舌侧)、3(天然牙颊侧)、4(天然牙舌侧),将相应区域的骨面用打磨纸打磨平整后,行变应片的粘贴(见图5)。
1.4.4 模型加载 天然牙和种植体加载时,将加载头加载位于种植体以及天然牙咬合面中央,加载方向和咬合面垂直,加载力为40,60,80,100及120 N(如图6)。种植体-天然牙固定桥加载时,在每个咬合面各加载40,60,80,100及120 N(如图7)。实验过程中记录每个测试点的应变值,每次加载前均对其进行平衡,测试3次取平均值。
1.5 主要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天然牙、种植体以及种植体-天然牙联合支持式固定桥基牙颊舌侧牙颈部的应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