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退变性胸腰椎后凸畸形:手术治疗的首要目的并非单纯矫形,而是重建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既往研究表明,退变性脊柱畸形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与其冠状面畸形关系不大,而与其矢状面畸形密切相关。此外,轻度的矢状面失衡即可引起该类患者生活质量的明显改变,且失衡程度与生活质量的恶化程度呈正相关。
脊柱-骨盆矢状面失平衡:是脊柱退变与机体代偿间相互变化的过程,各影像学参数均在一定的范围内不断变化,如果同时考虑多个参数的变化,往往过于复杂,在临床中的指导意义有限。近来有学者提出用一个单一的角度——T1骨盆角来反映脊柱-骨盆的平衡状况。从几何学上来说T1骨盆角能够反映脊柱退变时脊柱-骨盆平衡的整体变化。
摘要
背景:退变性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因矢状面失平衡导致腰痛,进而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截骨矫形重建此类患者的矢状面尤为重要。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矫形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退变性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脊柱-骨盆参数变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4年10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行L2经椎弓根椎体截骨矫形螺钉置入内固定的59例退变性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射线片。统计测量所有患者术前、术后X射线平片的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T1骨盆角、矢状面平衡、骨盆投射角、骶骨倾斜角和骨盆倾斜角;术前术后运用SF-36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进行对比。
结果与结论:①脊柱-骨盆相关参数中,除骨盆投射角外,其余参数手术前后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 0.01);就SF-36量表各维度而言,术后评分均高于术前(
P < 0.01);②腰椎前凸角的变化与骨盆倾斜角、骶
骨倾斜角、矢状面平衡存在线性相关,骨盆倾斜角的变化与骶骨倾斜角、身体疼痛维度及总体健康状况维度存在线性相关,矢状面平衡的变化与腰椎前凸角、身体疼痛、总体健康状况存在相关性,T
1骨盆角的变化与腰椎前凸角、矢状面平衡、身体疼痛及总体健康状况也存在相关性;③结果表明,经椎弓根椎体截骨螺钉置入内固定能够有效重建退变性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缓解疼痛,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ORCID: 0000-0002-6572-2456(崔青)
中图分类号:
李浩然,崔 青,董占引,张建华,李海清,赵 玲. 经椎弓根截骨螺钉固定修复胸腰椎后凸畸形:脊柱-骨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7, 21(3): 345-349.
Li Hao-ran, Cui Qing, Dong Zhan-yin, Zhang Jian-hua, Li Hai-qing, Zhao Ling. 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 for repairing thoracolumbar degenerative kyphosis: correlation of spino-pelvic parameters[J].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2017, 21(3): 345-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