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11, Vol. 15 ›› Issue (53): 10068-10070.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1.53.046
• 器官移植临床实践 clinical practice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 • 上一篇
陈统清1,孔耀中1,罗绮雯1,林敏娃1,徐杰伟2
Chen Tong-qing1, Kong Yao-zhong1, Luo Qi-wen1, Lin Min-wa1, Xu Jie-wei2
摘要:
背景:肾移植后由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及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使移植后感染的病原菌复杂,病情严重,致死率高。因此加强对肾移植后合并罕见菌临床病原学特点的认识,及早合适的治疗是提高感染治愈率的关键。 目的:观察肾移植后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与诊治。 方法:文章个案分析了2010-06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肾移植患者1例,对其临床资料,易感因素、病原学特点及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与结论:患者临床表现为寒颤、高热、尿少、腹胀,咳嗽、咳痰及消瘦、疲乏。血常规白细胞(1.42~2.51)×109 L-1,血红蛋白66~83 g/L,血小板(21~43)×109 L-1,C-反应蛋白179.0~212.0 mg/L,降钙素原-u 17.2~28.9 μg/L,胸、腹水及血培养示马尔尼菲青霉菌生长,予静脉滴注伊曲康唑250 mg/d治疗,停用免疫抑制剂,并用丙种球蛋白、胸腺肽加强免疫支持,症状无好转,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放弃治疗。肾移植后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临床罕见,因此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对于免疫功能极度低下者,出现反复发热,多脏器功能损害,需要考虑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做真菌双相培养,有条件做抗原测定,以便及早确诊。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