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病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伴软骨下骨质增生为特征的疾病,临床好发于膝关节,由于关节软骨的破坏,常出现膝关节疼痛,久不活动有僵硬感。模拟人骨关节病的动物模型最好破坏关节软骨而复制,兔的膝关节更接近人类,而且兔OA模型软骨的生化指标与人类OA的相似,所以选用家兔来制备OA模型。
骨性关节炎的造模方法包括通过人工筛选或基因改造获得自发性骨关节炎动物模型、超关节固定、人工造成关节不稳定或关节腔注射致软骨降解变性物质等方法诱导关节退行性变
[6-10] ,其中石膏管形固定致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是超关节固定类型中最常用的方法,本实验采用石膏管形固定致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方法,经组织学证实成功制备膝骨性关节炎模型。
近年来发现,在已知的细胞因子中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是参与骨性关节炎发病进程的重要介质,是炎症反应的重要调节剂,对滑膜炎症的发展和软骨基质的破坏具有重要作用
[11-17] 。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水平与骨关节炎软骨的破坏程度呈高度正相关,即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水平越高,关节软骨的病变程度越重,能作为一种临床早期诊断KOA的参考性观测指标
[18-21] 。Kim等
[22]研究发现,骨性关节炎发生早期软骨细胞的形态和代谢、软骨中蛋白多糖分布和结构以及胶原纤维的代谢状况均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且在胶原纤维网架结构尚未破坏前,就已经产生改变。 目前认为导致这些变化与一些分解性细胞因子作用有关,其中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作用最为重要。它们可直接损伤胶原纤维,使之断裂;同时蛋白多糖亦因蛋白酶水解或软骨表面的渗透作用而大量丢失,造成胶原网架结构的塌陷。实验研究发现OA时关节的受损可被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选择性抗体及细胞因子受体拮抗蛋白、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分子所修复,说明上述细胞因子与软骨破坏密切相关
[23-27] 。
中医学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是长久以来在中医学临床中起着重要指导作用。故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发挥中医药优势,开展OA的预防及早期治疗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28]。中医认为骨关节病属于“骨痹”范畴。中医理论认为其发病主要是由于肝肾不足,复感外邪或由创伤所致,治疗当以补益肝肾为本。《内经》中首次提出了“肾阳衰弱,寒湿入骨”是骨关节病发生的病理机制的关键[29],经宋金元医家的补充和发展,至明清时期确立了从肝肾论治骨关节病的大法。生理上,肝肾同源,“精血互化”;病理上,肝肾同病(母病及子、子盗母气);治疗上,滋水涵木,补肝往往以补肾为主;正如李中梓所言“乙癸同源,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本课题组根据多年临床体会,认为肝肾两亏,气血双虚,筋骨不坚乃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临床以补肾益气为法,对缓解早期OA患者疼痛及延缓病情发展取得满意的防治作用[30]。
本次实验表明,补肾益气方有效改善兔膝OA症状,明显降低膝关节滑液中的白细胞介素1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这可能与本方对关节软骨起保护和修复作用有关。实验中模型组兔软骨表面碎裂、剥脱,滑膜增生、粘连,软骨细胞簇集和坏死,蠲痹胶囊大、中、小剂量防治组兔软骨和滑膜在病理程度上的改变明显,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减轻,软骨结构较完整,软骨细胞形态改变较小,提示蠲痹胶囊可缓解软骨细胞的退变和软骨基质的降解。由此推测补肾益气法中药可能通过降低家兔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延缓关节软骨退变的作用来预防及早期治疗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