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吉超, 董跃福, 牟志芳, 张 震, 李冰言, 徐祥钧, 李佳意, 任 梦, 董万鹏. 骨关节炎患者在不同步态角度下膝关节内部生物力学变化的有限元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9): 1357-1361. |
[2] |
白子兴, 曹旭含, 孙承颐, 杨艳军, 陈 思, 温建民, 林新晓, 孙卫东. 步态周期中踝关节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及生物力学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9): 1362-1366. |
[3] |
刘 峰, 冯 毅. 步态周期下不同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有限元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9): 1367-1371. |
[4] |
刘 港, 马 超, 汪 乐, 曾 杰, 焦 勇, 赵 毅, 任敬佩, 胡传宇, 徐 林, 穆晓红. 踝足矫形器改善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功能:12项随机对照试验证据的Meta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8): 1299-1304. |
[5] |
邵洋洋, 张峻霞, 姜美姣, 刘泽龙, 高 昆, 于淑晗. 青年男性佩戴护膝跑步优势侧和非优势侧下肢关节的运动学特征[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6): 832-837. |
[6] |
单莎瑞, 黄旭明, 张明兴, 王秀坤, 郑 翔, 鲍赛荣, 洪 峰. 三维步态分析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步态变化[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5): 762-767. |
[7] |
王 冲, 张梅莹, 周 健, 劳克诚. 直接前方与后外侧入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早期的步态变化[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3): 359-364. |
[8] |
潘 浩, 赵慧慧, 王江静, 王 峰, 王 朋, 石秋玲, 郭 锦, 李 琳, 刘国强. 运动学对线与机械力学对线指导全膝关节置换后步态分析的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3): 365-370. |
[9] |
王疆娜, 孙 威. 老年女性太极拳锻炼者行走楼梯时身体姿势控制特征:双任务范式的生物力学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3): 383-389. |
[10] |
赵田芋, 晋 松, 张 迪, 刘晓潇, 马 江, 王 菊. 八段锦训练治疗髌腱末端病的随机对照:改善疼痛、肌肉柔韧性及下肢平衡稳定性[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11): 1662-1668. |
[11] |
吕 振, 白金柱. 基于McKenzie技术的腰椎运动链训练应用于腰椎间孔镜术后分期康复的前瞻性研究[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9): 1398-1403. |
[12] |
宋黎明, 苏海龙. 意外滑移后滑移腿肌肉力的反应特性[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8): 1184-1189. |
[13] |
王疆娜, 郑慧芬, 孙 威. 下楼梯行走执行手机任务时下肢动态稳定性、运动协调性及关节力学的变化[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6): 837-843. |
[14] |
张 鹏, 张峻霞. 异构步道中下肢肌群不同时相的表面肌电特性[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36): 5814-5820. |
[15] |
朱飞龙, 张 明, 吴 宇, 王 斌, 郭晓琦, 曹建刚, 朱 茜, 陈 伟.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足部姿势和步态特征的3D形态分析及生物力学评价[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33): 5294-5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