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10, Vol. 14 ›› Issue (18): 3262-3266.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0.18.008
• 肾移植 kidney transplantation • 上一篇 下一篇
霍文谦,靳风烁,聂志林,李黔生,朱方强,张克勤
Huo Wen-qian, Jin Feng-shuo, Nie Zhi-lin, Li Qian-sheng, Zhu Fang-qiang, Zhang Ke-qin
摘要:
背景:肾损伤分子1已被证实是一种诊断急性肾缺血损伤的特异性分子并参与肾损伤修复过程,研究表明肾损伤分子1可作为诊断移植肾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标志物,但其在早期移植肾功能恢复过程中动态表达的意义尚未见报道。 目的:观察肾移植后尿肾损伤分子1含量和早期肾功能恢复的关系,为临床更好地评估及预测移植肾功能恢复能力提供依据。 方法:纳入46例肾移植受者,根据早期肾功能恢复情况分为3组,肾功能迅速恢复组22例,肾功能缓慢恢复组14例,肾功能延迟恢复组10例。肾移植后2周内每天收集24 h尿液标本,用ELISA方法检测尿液肾损伤分子1含量,同时检测尿液肌酐浓度和当天血清肌酐浓度。观察肾功能恢复过程中尿肾损伤分子1含量变化,并分析尿肾损伤分子1含量和血清肌酐浓度变化的关系。 结果与结论:各组肾移植后2 d内尿肾损伤分子1含量处于高水平状态,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肾移植2 d后肾功能迅速恢复组尿肾损伤分子1含量随肌酐的下降而迅速下降;肾功能缓慢恢复组尿肾损伤分子1含量持续处于高水平状态,肌酐正常后开始下降;肾功能延迟恢复组尿肾损伤分子1含量迅速下降,但在肌酐开始下降的前一两天迅速上升并持续到肌酐恢复正常。提示尿肾损伤分子1动态检测对预测肾移植后肾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肾损伤分子1水平高可能预示肾功能的恢复。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