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10, Vol. 14 ›› Issue (3): 393-396.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0.03.004
• 组织工程神经材料 tissue-engineered nerve materials • 上一篇 下一篇
谢青松1,许信龙1,魏晓捷1,傅小君1,潘红松1,李立新2
Xie Qing-song1, Xu Xin-long1, Wei Xiao-jie1, Fu Xiao-jun1, Pan Hong-song1, Li Li-xin2
摘要:
背景:细胞支架是细胞生长的载体,其孔径是影响组织工程脊髓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的:通过将神经干细胞与不同孔径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支架体外复合培养,筛选确立组织工程脊髓支架材料的最佳孔径。 方法:取传第1代的神经干细胞悬液50 µL(细胞数1010 L-1),分别种植在孔径200~300 µm、400~500 µm的PLGA支架上复合培养7 d,得到两种组织工程脊髓。30只大鼠均建立脊髓损伤模型,造模后分为3组,分别在脊髓缺损处立即填塞上述两种组织工程脊髓,空白对照组在缺损处不进行材料移植。倒置相差显微镜及电镜下观察神经干细胞在PLGA支架中的生长增殖与分布,MTT检测两种组织工程脊髓所含神经干细胞的相对数量,采用BBB运动功能评分比较不同孔径的组织工程脊髓的移植疗效。 结果与结论:镜下神经干细胞在各孔径材料上均紧密贴附并增殖分化,组织相容性良好。共培养7 d后,孔径200~300 µm PLGA支架组、孔径400~500 µm PLGA支架组的吸光度值基本相似(P > 0.05),说明PLGA支架的孔径大小对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增殖数量无明显影响。移植第4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孔径200~300 µm PLGA支架组、孔径400~500 µm PLGA支架组大鼠的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BBB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 < 0.05),且孔径200~300 µm的PLGA支架其移植效果更好。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