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肌腱的固定是前交叉韧带重建中最重要的环节,良好的固定近期可以满足重建后早期运动、肌肉锻炼与负重的要求,远期有助于移植物与骨的愈合。由于移植物股骨侧与胫骨侧的解剖结构不同,往往不能将肌腱的两侧使用同一种肌腱固定方式固定,而选择2种甚至多种肌腱固定器械相配套使用,以增加手术效率,获得更加理想的手术效果,如Endobutton系统,Rigidfix+Intrafix系统等。
Endobutton系统应用方法简单,手术步骤简洁,临床效果可靠,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肌腱固定方式之一[1-2],应用Endobutton系统固定四股腘绳肌腱修复前交叉韧带损伤可以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3-4]。Rigidfix-Intrafix系统重建前交叉韧带是一项新的肌腱固定技术,临床资料证实应用Rigidfix和Intrafix系统行前交叉韧带重建能够显著改善症状,获得满意的疗效[5-6]。
使用这两套系统重建前交叉韧带时作者的经验是:①年龄较轻者,可选择Rigidfix+Intrafix系统。因为在理论上,Rigidfix交叉钉能够提供给肌腱更强的稳定性和抗拉伸强度以及更多的腱骨接触面[7];Rigidfix交叉钉生物相容性好,组织反应少,它的固定位置更接近前交叉韧带的解剖点,不会造成股骨隧道后壁的崩裂。另外,可吸收交叉钉使用过程中直接穿过移植物,作用力均匀,减少了对移植物的损伤,同时双钉道接近关节线的垂直固定,增加了移植物的拉力和硬度,使固定的稳定性达到最佳。②年龄偏大的女性或因其他各种因素使骨质条件不佳者尽量选择Endobutton系统行前交叉韧带重建。这是因为Rigidfix横穿钉固定于松质骨内易导致固定不牢固,手术失败。皮质外固定方式如Endobutton钢板借助骨皮质的强大力量为支撑,能获得良好的初始稳定性。③袢钢板系统在交叉韧带双束重建中能够避免隧道受到强烈挤压、劈裂等,为肌腱提供强大的稳定性。④前、后交叉韧带同时重建时,考虑到后交叉韧带的解剖学特性和手术时效性等因素,Endobutton系统是不错的选择。但综合考虑,每个患者身体素质及其所处之环境不同,因此在决定具体个体的固定方式时也需个性化处理。
作者在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过程中体会到,Endobutton系统的钢板设计非常精巧,钢板固定于皮质骨外,能够提供强大的固定力,而且不会在骨道中影响腱骨愈合;另外,钢板袢的长度可选,使得术者能够根据术中股骨道及肌腱的长度调整埋入股骨道的肌腱长度,提供最好的腱骨愈合条件。大量试验证实界面螺钉的固定强度高,它的几何学特征对肌腱的固定效果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明显提高了胫骨侧的固定强度[8-9]。
Rigidfix横穿钉的显著优点是减少了肌腱雨刷效应和蹦极效应的发生,进而减少了骨道的扩大和肌腱损伤[10];交叉钉使得肌腱与骨道之间达到100%接触,钉的直径仅3.3 mm,对骨道无挤压作用,有效避免了骨道后壁崩裂等并发症的发生[11-12];同时试验证实交叉钉能提供给移植物强大的稳定性和抗拉伸强度[13]。Intrafix螺钉是从四股肌腱中心将肌腱均匀分开挤压固定,腱骨接触面积大,同时保持各个方向的张力均匀,达到解剖固定,关节活动时可减少肌腱的微动,促进腱骨愈合[14]。另外,Intrafix螺钉的楔形设计可产生对肌腱产生楔形加压效果;由于钉鞘的存在,避免了拧入螺钉时螺纹对肌腱的切割,钉鞘外的横行条文还增加了与肌腱的摩擦力。大量试验证实其能够提供肌腱坚强可靠的固定[15-16],在临床应用中Intrafix系统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7-18]。
经过大量临床应用,人们发现Endobutton系统和Rigidfix-Intrafix系统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Endobutton系统显著的雨刷效应和蹦极效应易造成肌腱在隧道内微动,关节滑液沿肌腱进入隧道[19],导致隧道的扩大并对移植物产生破坏[20-21]。有人认为前交叉韧带重建后的骨隧道扩大程度是衡量重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隧道的扩大程度与Lysholm评分直接相关[22],还会对重建术的翻修造成困难[23]。但针对雨刷效应及蹦极效应,也有学者提出它并不会显著造成骨道扩大[24],也有人认为其并非Endobutton系统所特有[25];有试验证实Endobutton系统所造成的骨道扩大作用对膝关节的功能并不存在显著影响[26]。在界面螺钉的使用中,作者体会到在拧入螺钉过程中螺纹会切割肌腱,造成肌腱质量下降从而影响螺钉把持力,另外螺钉在固定肌腱时会占用一部分腱骨接触面,造成本就很小的接触面更加减少,从而影响腱骨愈合。
Rigidfix-Intrafix系统虽然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但在临床工作中作者也体会到它们仍存在一些不 足[27]:Rigidfix系统由于固定于松质骨中,并不适合用于骨质疏松人群中;在后交叉韧带、前后交叉韧带重建以及交叉韧带双束重建中由于解剖因素等也不宜使用。Harilainen等[28]对多种肌腱固定方法进行比较后也并不认为Rigidfix-Intrafix系统存在显著优势。Rigidfix系统还面临着交叉钉断钉的问题,并可能是导致重建后移植肌腱延长的重要因素[29]。
结论:比较Endobutton系统和Rigidfix系统发现,总体临床表现上它们并没有明显差别,统计分析数据也未见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作者并不认为其中一种固定系统优于另一种,它们各自有其独特的优势。正如Wu等[30]得出的结论,目前尚没有哪一种单独的固定系统能够同时获得最小肌腱移位和最大的载荷能力及最大稳定性。
展望:Endobutton系统和Rigidfix系统解决了交叉韧带重建过程中所存在的许多问题,相对其他固定方法有了长足的进步。虽然它们并不完美,但正是这些缺点成为促进科学进步的动力。随着人们对交叉韧带认识不断加深、科技不断进步、制造水平的日益提高,今后一定会有更加优良的肌腱固定系统出现,更好地解除患者的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