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题释义:
CD34+细胞:CD34是一种高度糖基化的表面抗原,优先表达于造血干细胞/祖细胞上。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过程中,CD34分子作为筛选、计数造血干细胞的标志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使用这种积极选择的造血干细胞可以实现成功移植。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一种类型,单倍体相合是指供受者仅有一条染色体单体相合,即供者与受者的HLA位点有一半相合。几乎所有患者至少有一个单倍体相合供者。
背景: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与较高的植入功能不良相关,因此经常要求更高的CD34+细胞数量,但现有研究关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CD34+细胞剂量和研究终点关系的结论是有争议的。
目的:探究CD34+细胞数对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疾病临床结果的影响。
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恶性血液病患者,总计135例。结合既往研究结果及移植中心经验,以CD34+细胞数5.0×106/kg为截止点,将队列分为2组。评估两组的移植物植入情况、复发率及非复发死亡率、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等相关临床指标。
结果与结论:①CD34+细胞剂量与血小板的植入相关,高剂量组血小板的植入时间早于低剂量组(14 d vs. 16 d,P=0.013)。②两组患者3年总生存期无显著差异(67.5% vs. 53.8%,P=0.257);两组间的无进展生存期也无显著性差异(65.6% vs. 44.2%,P=0.106),但根据疾病风险指数(DRI)进行分层分析后发现低危患者高剂量组的3年无进展生存期较低剂量组升高(72.0% vs. 49.3%,P=0.036)。③高剂量组3年累积复发率小于低剂量组(16.0% vs. 33.5%,P=0.05)。④两组100 d内非复发死亡率高剂量组大于低剂量组,但无显著差异(17.3% vs. 6.7%,P=0.070);进行分层分析发现,高危患者中高剂量组100 d内非复发死亡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20.0% vs. 3.3%,P=0.046)。⑤综上所述,输注> 5.0×106/kg的CD34+细胞可促进血小板早期植入,可改善移植中低危风险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期,并且降低移植后累积复发率;但在高危患者中,高剂量CD34+细胞导致移植后100 d内的非复发死亡率增高,考虑可能与移植后早期重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增多相关,因此考虑对回输高剂量CD34+细胞的患者应加强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监测。
https://orcid.org/0000-0003-4931-3596 (万鼎铭);https://orcid.org/0000-0002-9133-0085 (彭英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