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12, Vol. 16 ›› Issue (38): 7096-7100.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2.38.014
• 材料生物相容性 material biocompatibility • 上一篇 下一篇
许建霞1,邵安良1,殷淑娟2,王淑琴2,张秀敏3,奚廷斐4
Xu Jian-xia1, Shao An-liang1, Yin Shu-juan2, Wang Shu-qin2, Zhang Xiu-min3, Xi Ting-fei4
摘要:
背景:胆红素吸附柱在临床上用于清除患者体内高浓度的胆红素,在使用过程中与血液有大面积长时间的接触,对其血液相容性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评价一个树脂类胆红素吸附柱的血液相容性。 方法:将待测胆红素吸附柱及对照已经上市胆红素吸附柱中的树脂微粒置于硅化玻璃管中,以空硅化玻璃管作为空白对照。向3组硅化玻璃管中加入人新鲜血浆,于37 ℃隔水培养箱的旋转培养器上以30 r/min的速率旋转,3 min后吸取出血浆,用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及总补体活性CH50的检测,实验重复3次。 结果与结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CH50减小,但随着树脂微粒与新鲜血浆接触次数的增多,这种变化越来越小。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的3次检测数值更接近于空白对照组;实验组CH50在3次检测中先大于对照组,再与对照组相当,最后小于对照组。表明:①随着与新鲜血浆接触次数的增多,树脂微粒的血液相容性得到改善。②待测胆红素吸附柱中树脂微粒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小于对照,对补体系统的影响在预吸附过程中小于对照,但其相容性的改善慢于对照。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