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黎清斌, 林建辉, 黄文杰, 王明爽, 杜间开, 劳永锵. 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病灶扩大刮除后填充骨水泥:软骨下植骨与不植骨的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6, 30(8): 1896-1902. |
[2] |
尚德鹏, 魏海宇, 杨 帆. 三种不同螺钉内固定治疗L1椎体严重骨折的有限元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6, 30(3): 537-545. |
[3] |
王亚磊, 王学志, 周 涛, 沈鑫鑫, 方 丁, 陈宏亮. 骶髂关节强直对L5/S1节段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效果及腰椎矢状位参数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6, 30(3): 634-641. |
[4] |
阿卜杜吾普尔·海比尔, 尚琦松, 宋兴华. 伴基础疾病老人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术后椎体及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的因素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6, 30(3): 642-651. |
[5] |
王 鹏, 李志军, 张少杰, 吴一民. 腰椎后路动态内固定后的椎间盘再水化[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6, 30(3): 711-720. |
[6] |
杨 鹏, 徐铖菡, 周英杰, 柴旭斌, 禚汉杰, 栗 林, 师锦玉.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强化术后残余背痛危险因素的Meta 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6, 30(3): 731-739. |
[7] |
王志鹏, 张晓刚, 张宏伟, 赵希云, 李元贞, 郭成龙, 秦大平, 任 真. 机器学习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预后预测模型中应用价值的系统评价[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6, 30(3): 740-748. |
[8] |
余伟杰, 曹东东, 郭天赐, 牛朴钰, 杨家麟, 王思敏, 刘爱峰. 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后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6, 30(3): 749-759. |
[9] |
赵金港, 刘利平, 陈建伟, . 腰椎融合与人工椎间盘置换比较的有限元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6, 30(3): 553-560. |
[10] |
马靖博, 杨广南, 刘 江, 蒋 强, 张晗硕, 韩嘉恒, 丁 宇. 内镜下椎管减压治疗高位腰椎管狭窄症:3 种手术模型生物力学稳定性的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6, 30(3): 577-585. |
[11] |
阿卜杜萨拉木·托合提, 肖 扬, 王轶希, 穆斯塔帕·米吉提, 陈琪豪, 买买提明·赛依提, 郭海龙, 帕尔哈提·热西提. 三种内固定技术在腰椎间融合中对邻近节段退变生物力学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6, 30(3): 586-595. |
[12] |
张峻玮, 陈玲玲, 马振元, 聂伟志, 李朝辉, 王海涛, 段来宝, 侯金永, 毕宏政. 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断端三维移位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6, 30(2): 269-277. |
[13] |
张春霖, 侯曌华, 严 旭, 姜 岩, 付 苏, 宁永明, 李东哲, 董 超, 刘小康, 王永魁, 曹争明, 杨腾跃. 腰椎“内聚式”对称减压人工诱导突出椎间盘自然回缩的减压机制[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5, 29(9): 1810-1819. |
[14] |
鹿 麒, 孙玛骥, 王学志, 宋 婷, 马一鸣, 袁 峰, 陈宏亮. 两种可视化关节突成型技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结局半年随访评价[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5, 29(9): 1841-1847. |
[15] |
苏林涛, 江剑峰, 马 俊, 黄亮亮, 雷昌宇, 韩尧政, 康 辉. O臂导航在椎弓根发育性狭窄胸腰椎骨折中的精准应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5, 29(9): 1855-18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