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10, Vol. 14 ›› Issue (51): 9549-9554.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0.51.011
• 生物材料循证医学 evidence-based medicine of biomaterials • 上一篇 下一篇
陆永光,李 浪,陈妍梅,苏 强,钟继明,曾书燚
Lu Yong-guang, Li Lang, Chen Yan-mei, Su Qiang, Zhong Ji-ming, Zeng Shu-yi
摘要:
背景:生物可吸收涂层药物支架和永久涂层药物支架均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由于支架架构、支架药物、药物载体上的差异,多个研究对两种支架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结果不完全一致。 目的:比较生物可吸收涂层药物支架和永久涂层药物支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临床结果,评价两类支架在疗效和安全性上的差异。 方法:检索Medline(1966-01/2010-07)、Embase(1980-01/2010-07)、Cochrane library(2010-07)、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1990-01/2010-07)及相关参考文献,收集比较生物可吸收涂层药物支架与永久涂层药物支架的对照研究,采用Cochrane的随机方法学评价文献质量,应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与结论:纳入10个对照研究,共纳入4 391例患者,其中生物可吸收涂层药物支架组2 429例,永久涂层药物支架组1 96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生物可吸收涂层药物支架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支架置入后6~12个月内心脏主要不良事件、靶血管血运重建、心脏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和支架内再狭窄与永久涂层药物支架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生物可吸收涂层药物支架内晚期管腔丢失明显小于永久涂层药物支架组(P < 0.05)。提示生物可吸收涂层药物支架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安全、有效,并不劣于永久涂层药物支架,且可能在减轻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后内膜过度增生方面更具优势。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