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设计 对比观察实验。
1.2 材料 为得到本文模拟分析所需皮肤的材料参数,进行了猪背部皮肤单轴拉伸实验。实验材料取自4只2月龄的巴马小香猪背部皮肤,均取自右上部。取下的皮肤标本用生理盐水浸泡保存。将皮肤标本制作成装夹后长宽比为5∶1左右的条形试件,所有试件均在12 h内进行实验,实验设备为instron 5544型材料试验机。
1.3 方法
1.3.1 伤口缝合模型 单纯间断缝合由于操作简单,省时
省力,效果稳定,而成为临床中应用最广泛的缝合方式[37],每缝一针单独打结,多用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腱膜的缝合,尤其适用于有感染的创口缝合。缝合方式如图1所示。
.jpg)
本文用二维平面模拟尺寸100 mm×140 mm的皮肤组织,平面中部留有0.8 mm宽的缺口代表伤口,缺口两侧沿长度方向均匀排列7对“针孔”,并用强制位移模拟缝合过程。由于皮肤尺寸远大于伤口尺寸,可以假设皮肤边缘位移为零。皮肤的力学特性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本文采用沿朗格氏线方向伤口、垂直朗格氏线方向伤口、偏转朗格氏线方向30°和偏转朗格氏线方向45°伤口进行缝合模拟,缝合密度相同,对比4种情况下缝合应力的分布,探求较为合理的缝合方式。4种模型如图2所示,图中黑色箭头表示朗格氏线方向。
.jpg)
1.3.2 材料参数 巴马小香猪皮肤试件及实验设备见图3。
由于皮肤为各向异性材料,其生长方向对其力学性能影响明显,所以实验分别沿着其生长方向和垂直于生长方向进行拉伸。具体分组为沿朗格氏线方向组(即纵向)13个试件和垂直朗格氏线方向组(即横向)6个试件。
.jpg)
用Origin软件对实验数据线性拟合,拟合结果见图4,得到弹性模量的平均数值为:垂直朗格氏线方向弹性模量(模型的X轴方向)E1=8.893 3 MPa,沿朗格氏线方向弹性模量(模型的Y轴方向为)E2=11.76 MPa。
1.4 主要观察指标 利用ABAQUS建立正交各向异性的皮肤伤口模型,并计算沿不同缝合方向皮肤伤口的应力分布。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