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11, Vol. 15 ›› Issue (13): 2291-2294.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1.13.004
• 人工假体 artificial prosthesis • 上一篇 下一篇
沈 奕,王伟力,李晓淼,张 炜,傅晓东
Shen Yi, Wang Wei-li, Li Xiao-miao, Zhang Wei, Fu Xiao-dong
摘要: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后假体的使用寿命与假体周围有效的骨生成密切相关,这包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募集。碱性磷酸酶、Runx2、MSX2、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a,b的基因表达可反映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潜能。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关成骨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及体质量指数的关系。 方法:选取12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术中取患者股骨近端的骨髓组织于体外在α-MEM与体积分数20%胎牛血清培养基中扩增至子一代(Passage 1),取出细胞进行流式细胞学或RNA检测,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用检测成骨相关信号因子SOST、碱性磷酸酶、Runx2, MSX2、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a,b的RNA表达水平。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骨形态发生蛋白1a,b的关系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成骨相关因子与SOST的关联性应用Pearson分析。 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相关信号因子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体质量指数无明显相关性。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a存在显著相关性(P < 0.01),但与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b无相关性。SOST与碱性磷酸酶、MSX2及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a有相关性(P < 0.05)。提示全髋关节置换后假体的稳定性可能与患者的成骨能力相关。尽管性别、年龄及体质量指数等与成骨潜能无明显联系,但这些因素仍然可能影响假体的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