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10, Vol. 14 ›› Issue (45): 8535-8538.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0.45.041
• 干细胞学术探讨 stem cell academic discussion • 上一篇 下一篇
焦红亮1, 2,杨 波1,关方霞3,李建斌2,詹三华4,杜 英5,胡 祥6,迟连凯3,梁 硕3,史辛艺3
Jiao Hong-liang 1,2, Yang Bo1, Guan Fang-xia3, Li Jian-bin2, Zhan San-hua4, Du Ying5, Hu Xiang6, Chi Lian-kai3, Liang Shuo3, Shi Xin-yi3
摘要: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环境下可分化成肝干细胞及肝细胞,从而参与肝结构和功能的修复和重构。 目的:进一步验证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后经肝动脉介入治疗肝硬化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 方法:1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骨穿采集自体骨髓体外分离纯化骨髓单个核细胞。骨髓单核细胞培养 4 d后经肝动脉插管将其移植入肝脏。移植后4周观察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活动度、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变化情况,观察患者并发症及预后。 结果与结论:培养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患者移植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移植前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活动度、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分别为29.43 g/L,2 378.5 U /L,47.4%,112.78 U/L,79.36 U/L,17.91 s,2.01 g/L。移植后4周分别为33.30 g/L,2 866.5 U /L,55. 8%,79.01 U/L,56.37 U/L,16.26 s,2.35 g/L。移植后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果表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培养后植治疗可使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治疗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小,可作为中晚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