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10, Vol. 14 ›› Issue (31): 5701-5704.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0.31.001
• 肾移植 kidney transplantation • 下一篇
聂忠仕1,李传资1,肖劲逐2,车宪平2,张国庆2
Nie Zhong-shi1, Li Chuan-zi1, Xiao Jing-zhu2, Che Xian-ping2, Zhang Guo-qing2
摘要:
背景:目前应用相对无创的多排螺旋CT来替代有创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进行评价肾脏移植手术中肾脏解剖及功能情况,主要集中在16排螺旋CT及以下机型,鲜有关于64排螺旋CT应用在肾脏移植中的报道。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肾脏移植手术中供者肾脏及受者肾脏的检查价值。 方法:对7例拟自愿捐献一侧肾脏给其亲属进行活体肾脏移植的供者肾脏及6例接受了肾脏移植的受者肾脏进行了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增强扫描,并对增强扫描各期进行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技术、最大密度投影及曲面重建等三维后处理。 结果与结论:7例供者CT血管造影显示左右肾均为1条肾动脉者4例;左肾2条肾动脉,右肾1条肾动脉者1例;左肾3条肾动脉,右肾两条肾动脉者2例;所有供者左右肾均见1条肾静脉及1套肾盂输尿管。MPR重建显示左肾囊肿1例,CT尿路造影显示双肾功能均未见异常,与手术对照,符合率100%。6例受者中CT血管造影显示6例移植肾动脉、静脉及输尿管吻合口均未见狭窄及内瘘,其中4例移植肾大小形态及密度正常,增强扫描动脉期皮质髓质分界清晰,皮质CT值均在150 HU以上,静脉期肾脏实质强化均匀,CT尿路造影显示肾脏泌尿功能正常;2例移植肾增强扫描动脉期皮质髓质分界不清,皮质CT值均小于100 HU,静脉期肾脏实质强化较弱,延迟10 min扫描仅见少量对比剂排泄,经过肾脏穿刺确诊为排斥反应。结果表明,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完成对肾实质、肾血管以及泌尿系统的综合评价,可作为肾脏移植前后评价肾脏解剖及功能的较好方法。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