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10, Vol. 14 ›› Issue (10): 1847-1852.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0.10.029
• 干细胞转基因表达 transgenic expression in stem cells • 上一篇 下一篇
陈观贵1,刘谦虚2,谢鼎华3
Chen Guan-gui1, Liu Qian-xu2, Xie Ding-hua3
摘要:
背景:基因转染细胞有病毒及非病毒载体法,因病毒载体面临安全性、免疫排斥等问题,实验探讨脂质体及电穿孔转染法。
目的:比较脂质体及电穿孔法介导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转染特性和体外表达情况,建立基因工程细胞。
方法: ①脂质体法:取体外分离、培养的第3代豚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质粒-脂质体混合物加入含细胞的培养基中培养6 h,再加入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孵育48 h 后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即为瞬时表达。48 h后加入含G418培养基筛选。②电穿孔法: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胰酶消化,用无血清培养基重悬细胞,将细胞悬液加入电转化池中,加入质粒,将电转化池移至电极间放电转导。转染48 h后,检测目的基因瞬时表达。48 h后加入含G418培养基筛选。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检测两种方法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表达情况。
结果与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脂质体介导转染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瞬时表达率约为5.80%,电穿孔法约为24.29%。脂质体法转染筛选14 d后细胞几乎全部死亡;电穿孔法转染后筛选并扩大培养建立工程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工程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阳性表达率达90%以上,RT-PCR扩增产物电泳证实目的基因阳性条带。结果表明,用电穿孔法可成功建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工程细胞,并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证实细胞体外表达目的基因。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