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彭智浩, 冯宗权, 邹勇根, 牛国庆, 吴 峰. 活动平台单髁置换后下肢力线与外侧间室骨关节炎进展的关系[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9): 1368-1374. |
[2] |
刘翔翔, 黄云梅, 陈文列, 林如辉, 卢小冬, 李钻芳, 许亚晔, 黄美雅, 李西海. 早期骨关节炎模型大鼠半月板白区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8): 1237-1242. |
[3] |
仲鹤鹤, 孙鹏鹏, 桑 鹏, 吴术红, 刘 毅. 模拟重建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核心韧带后膝关节稳定性评估[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6): 821-825. |
[4] |
刘少华, 周观明, 陈希聪, 肖可明, 蔡 剑, 刘效仿. 前交叉韧带缺陷对固定平台单髁置换后中期疗效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6): 860-865. |
[5] |
孔令宝, 吕 欣. 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中植入物选择与入路对支撑作用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6): 942-947. |
[6] |
马子越, 巨啸晨, 张 磊, 孙荣鑫. 保留与不保留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后移植物腱骨愈合的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4): 582-587. |
[7] |
王 皓, 陈明学, 李俊康, 罗旭江, 彭礼庆, 李 获, 黄 波, 田广招, 刘舒云, 眭 翔, 黄靖香, 郭全义, 鲁晓波. 脱细胞猪皮基质构建组织工程半月板支架[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22): 3473-3478. |
[8] |
赵洪顺, 阿尖措, 王德元, 许志华, 高顺红. 影响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器置入后早期椎间隙高度的因素[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21): 3332-3336. |
[9] |
李岳飞, 李 瑞, 任佳彬, 刘 鑫, 孙 宁, 刘维克, 毕经纬, 孙兆忠. 三维CT指导经皮内镜后外侧入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建立良好的骨性通道[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21): 3354-3359. |
[10] |
彭 超, 刘云鹏, 华国军, 杨家骥, 王星亮, 王小龙. 退行性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半月板部分切除前后髋膝踝角与骨性关节炎进展的影像学评估[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21): 3368-3373. |
[11] |
熊小龙, 王广积, 方业汉, 杜秀藩, 黄 晖, 叶志方 . 自体腘绳肌重建前交叉韧带中可吸收螺钉和金属螺钉胫骨固定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21): 3438-3444. |
[12] |
卢明峰, 赵立连, 邢基斯, 何利雷, 许 挺, 王昌兵. 前交叉韧带重建后二次关节镜探查关节软骨的转归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2): 222-227. |
[13] |
郑维蓬, 魏合伟, 刘治军, 万 雷, 陈 胜, 廖志浩, 胡伟坚. 三维重建CT与X射线片评价单束前交叉韧带类等长重建后骨隧道及移植物状态的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18): 2881-2886. |
[14] |
孙 凯, 陈 蕾, 麦 瑶, 胡 花, 陈 亮, 钟 俊, 胡 勇, 邱 波. 加速康复外科在前交叉韧带重建围术期的应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11): 1647-1651. |
[15] |
徐昌奎, 蒲小兵, 陆 遥, 陈加荣, 潘 磊. 载庆大霉素丝素蛋白作为半月板修复材料的安全性和抗菌性能[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10): 1545-15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