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12, Vol. 16 ›› Issue (39): 7221-7226.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2.39.001
• 人工假体 artificial prosthesis • 下一篇
邓宇骁1,洪 瑛2,刘 浩1,胡 韬1,丁 琛1,龚 全1,李 涛1,宋跃明1
Deng Yu-xiao1, Hong Ying2, Liu Hao1, Hu Tao1, Ding Chen1, Gong Quan1, Li Tao1, Song Yue-ming1
摘要:
背景:颈椎间盘置换由于其能保留目标节段的运动功能同时延缓临近节段的退变,目前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在颈椎间盘置换中,患者的体位放置及其对置换后假体活动度的影响尚不明确。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置换中体位摆放和置换后植入假体活动度的相关性。 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8-01/2010-07接受单节段PRESTIGE LP颈椎间盘置换共49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置换中C臂透视及置换前后的颈椎矢状中立位及功能位(过伸、过屈位)X射线片,测量目标椎间盘的Cobb角,对其置换前中的差异、置换前后的改善等数据进行线性相关检验及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与结论:与置换前相比,目标椎间盘在置换中的前凸角度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置换后中立位、过屈位及过伸位的角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 < 0.01),置换后整体活动范围部分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其中前屈动度增加(P < 0.01),后伸动度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目标椎间盘置换后假体的角度及活动范围与置换前中角度差异存在线性相关(P < 0.01)。证实颈椎间盘置换中颈椎位置的合理放置对植入椎间盘置换后的活动范围,尤其是前屈活动范围的改善具有重要影响。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