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卫强, 丁 童, 杨卫可, 蒋振刚. 组合式可变应力接骨板内固定干预山羊股骨骨折断端的骨组织细胞功能及骨密度变化[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6): 890-894. |
[2] |
吴子健, 胡昭端, 谢有琼, 王 峰, 李 佳, 李柏村, 蔡国伟, 彭 锐. 3D打印技术与骨组织工程研究文献计量及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4): 564-569. |
[3] |
李晓壮, 段 浩, 王伟舟, 唐志宏, 王旸昊, 何 飞. 骨组织工程材料治疗骨缺损疾病在体内实验中的应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4): 626-631. |
[4] |
梁 彦, 赵永飞, 朱震奇, 刘海鹰, 毛克亚.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固定治疗椎间盘源性脊柱侧凸:冠状面和矢状面平衡的2年随访[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3): 409-413. |
[5] |
钟远鸣, 万 通, 钟锡锋, 吴卓檀, 何炳坤, 吴思贤.
弯角与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3): 456-462. |
[6] |
钱选昆, 黄合飞, 武成聪, 刘克廷, 欧 华, 张金鹏, 任 静, 万建杉. 计算机导航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24): 3790-3795. |
[7] |
胡 靖, 向 阳, 叶 川, 韩子冀. 3D打印辅助与徒手置钉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1年随访[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24): 3804-3809. |
[8] |
刘金玉, 丁逸苇, 卢正操, 高天君, 崔洪鹏, 李 雯, 杜 薇, 丁 宇. 有限元分析全可视化内镜下椎板开窗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生物力学特点[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24): 3850-3854. |
[9] |
张启福, 马永红, 王 涛, 胡一博, 张鹤令, 宗群川.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br#[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24): 3870-3874. |
[10] |
冯冠成, 方剑明, 吕浩然, 张东升, 韦家冬, 俞兵兵. 骨水泥弥散分布方式如何影响经皮椎体成形后的早期疗效[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22): 3450-3457. |
[11] |
刘 畅, 李大同, 刘 元, 孔令擘, 郭 瑞, 杨利学, 郝定均, 贺宝荣. 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强化手术后疗效欠佳:与骨水泥、骨密度、邻近骨折的关系[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22): 3510-3516. |
[12] |
陈 崧, 何远丽, 谢雯佳, 钟林娜, 王 剑. 磷酸钙纳米颗粒药物递送系统在骨组织工程研究与应用中的优势[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22): 3565-3570. |
[13] |
张振华, 刘姿辰, 禹宝庆. 聚己内酯及其复合材料在组织工程骨构建中的地位与问题[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22): 3571-3577. |
[14] |
刘玉琳, 李国泰. 高压氧、振动训练与虾青素联合干预糖尿病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糖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变化[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20): 3117-3124. |
[15] |
蔺海山, 米尔阿里木•木尔提扎, 李 鹏, 马 超, 王 利. 绝经后女性髋部骨折患者骨骼肌肌纤维特点与骨密度的相关性[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20): 3144-31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