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设计 细胞实验+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1.2 时间及地点 实验于2022年9月至2023年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基础实验室完成。
1.3 材料
1.3.1 实验动物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体质量200-250 g,购于山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动物实验获得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动物福利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备案号:DW2023008)。实验过程遵循了国际兽医学编辑协会《关于动物伦理与福利的作者指南共识》和本地及国家法规。实验动物在麻醉下进行所有的手术,所有操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其痛苦和死亡。
1.3.2 细胞 实验中所使用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购自北京华龛生物有限公司(批号:HK-QD-P2)。
1.3.3 主要试剂 明胶购自美国Sigma公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购自美国Sunjin Electronics Co公司,戊二醛购自美国Sigma公司,硼氢化钠购自美国Sigma公司,聚乳酸购自美国Sigma公司,人间充质干细胞专用培养基购自北京华龛生物有限公司(批号:RMZ010-GY),死活染色试剂盒购自中国贝博生物有限公司(批号:BB23101),PBS购自中国美伦生物有限公司(批号:MA0015),CCK-8试剂盒购自美国MCE生物公司(批号:# HY-K0301),白细胞介素 6 抗体购自NOVUS生物公司(批号:NB600-1131SS),肿瘤坏死因子 α 抗体购自NOVUS生物公司(批号:NBP1-19532SS),苏木精及伊红染液购自中国雷根生物有限公司(批号:DH0006),Masson 染液试剂盒购自中国索莱宝有限公司(批号:# G1340)。
1.3.4 主要仪器 细胞培养箱购自美国Thermo公司(批号:BB150),荧光倒置显微镜购自德国Leica公司(批号:DMi8),细胞超净工作台购自上海力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批号:HFsafe-1200),高速离心机购自德国Eppendorf公司(批号:5810R),激光雕刻机购自澳大利亚Rayjet Laser System公司,石蜡切片机购自德国Leica公司(批号:ArcadiaH+C)。
1.4 实验方法
1.4.1 明胶微载体的制备 由课题组成员与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共同完成(后续由于实验需要量较大,购买于北京华龛生物公司)。
实验步骤简述如下:首先配制4%的明胶溶液形成预制的明胶微载体支架溶液,其次使用激光雕刻机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进行雕刻,结束后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放在等离子体清洗器内进行表面活性处理。将明胶支架聚合物溶液缓慢地添加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的圆柱体孔中,置于-20 ℃冷冻16 h成型,结束后用冷冻干燥机干燥3 h,得到多孔明胶微载体支架。使用0.1 mol/L NaBH4溶液清洗明胶微载体支架中残留的戊二醛溶液,去离子水清洗后铺成单层预冷,冷冻干燥机干燥,即得到可使用的明胶微载体支架。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明胶微载体的形貌。
1.4.2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 采用人间充质干细胞专用培养基培养细胞,待细胞生长至80%-90%按1∶3比例进行传代,选取第3-5代干细胞用于实验。
1.4.3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明胶微载体的体外结合 取明胶微载体置入低吸附的6孔板中待用,取第3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消化、离心并重悬,将细胞浓度调整为2.5×109 L-1,将200 μL细胞悬液接种于明胶微载体上,在6孔板的孔隙中添加2.0-3.0 mL PBS以构建湿盒环境,随后置于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 h后向每孔中添加干细胞专用培养基4 mL,隔天更换培养基,用于后续实验。
1.4.4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明胶微载体结合后进行死活染色 用巴士管吸取适量上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明胶微载体结合悬液于96孔板中,PBS清洗3次,然后取细胞活死染色试剂,按说明书配成工作液,加入96孔板,细胞温箱孵育30 min,吸出染色液,PBS清洗细胞两三次,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死活情况。
1.4.5 CCK-8检测 将明胶微载体负载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板中培养,每孔细胞量约4 000个,接种后第1,3,5天检测细胞活力。具体如下:提前配置CCK-8检测工作液,每孔加入的人间充质干细胞专用培养基与CCK-8检测液按9∶1比例配置待用。第1,3,5天分别去除96孔板中培养基,PBS清洗1遍,每孔加入提前配置的CCK-8检测工作液100 μL,细胞培养箱中孵育2 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使用酶标仪测量450 nm波长吸光度值。
1.4.6 动物模型建立及分组 使用Ⅰ型胶原酶注射构建大鼠肌腱病模型[21],建模前将24只大鼠分笼适应性饲养1周,自由进食,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正常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肌腱病组:使用Ⅰ型胶原酶注射建立肌腱病模型;2D组:使用Ⅰ型胶原酶注射建立肌腱病模型,并注射普通贴壁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3D组:使用Ⅰ型胶原酶注射建立肌腱病模型,并注射明胶微载体三维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使用3%戊巴比妥钠(1 mL/kg)麻醉大鼠,定位SD大鼠右后肢跟腱,微量注射器注射Ⅰ型胶原酶50 μL (2 mg/mL,每3 d注射1次,共5次),2周后肌腱病模型建立成功,然后使用微量注射器给予干细胞移植治疗(50 μL,1×1010 L-1,共注射1次)。
1.5 主要观察指标
1.5.1 行为学观察 治疗4周,采用小动物步态分析仪(CatWalk)检测大鼠功能恢复情况。避光条件下大鼠适应周围环境,将大鼠放置于提前设定好步态参数的小动物步态分析仪跑道上,大鼠匀速通过固定检测区域跑道时,依据大鼠四肢产生的压力可检测其通过跑道过程中步态特征(步频,周期,节律,足底压力,触地面积,站立时间等)。每组测量数据重复3次,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1.5.2 组织学观察 治疗4周,动物安乐死后于肌腱-骨联合点与肌腱-肌肉连接点横断跟腱组织,40 g/L多聚甲醛固定24 h,组织脱水,石蜡包埋,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中性树脂封固,光镜下观察结果。根据组织纤维结构、纤维排列、核圆度、炎症细胞、血管数量、细胞数量等进行组织学评分[22];胶原容积分数使用Image J.1.53t量化所得。
1.5.3 组织学免疫荧光观察 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组织内炎症因子分泌情况。组织切片脱蜡、脱水,37 ℃胃蛋白酶抗原修复45 min,清洗3次后山羊血清封闭1 h,滴加兔抗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抗体(稀释比均为1∶100),4 ℃孵育过夜;次日用PBS 冲洗3次,滴加相应二抗后避光室温孵育1 h;清洗后DAPI 复染细胞核20 min,冲洗切片后加入抗荧光淬灭剂,封固剂封固,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强度使用Image J.1.53t量化所得。
1.6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Shapiro-Wilk 检验进行正态性分析,如果数据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评价,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如果数据呈非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P < 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使用GraphPad Prism 9.0 软件进行图片处理。文章的统计学方法已由山西医科大学统计学专家审核。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