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干细胞

    骨质疏松症小鼠脂肪干细胞结合双相磷酸钙陶瓷修复骨质疏松症小鼠 颅骨缺损
  • 图2|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小鼠脂肪干细胞形态(×40)


    结果:骨质疏松症小鼠模型建立成功后,将细胞取材用小鼠行颈椎脱臼法处死,常规脱毛备皮,置于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中浸泡5 min后仰卧固定于超净工作台上。沿腹股沟行长约4 cm切口,分离皮下脂肪组织,清除组织中肉眼可见的小血管及筋膜后,依次置于盛有含10%、5%、不含青-链霉素3个梯度PBS的培养皿中漂洗3次,尽量剪碎,将组织块均匀铺展于T25培养瓶底,小心立起培养瓶,向瓶底加入5 mL配制培养基(成分:改良型α-MEM培养基+体积分数为10%无菌胎牛血清+ 1%青-链霉素),直立静置于37 ℃、体积分数为5%CO2培养箱中,待1.5-2.0 h组织块贴壁后小心倾斜培养瓶,使培养基逐渐浸没贴壁的组织块,然后平置于CO2培养箱行OP-ASCs原代培养,记为P0,见图2A。待组织块边缘外移出、贴壁生长的细胞铺满70%-80%瓶壁时进行首次传代,记为P1,见图2B;7 d后以相同操作行第2次传代,记为P2,见图2C[18]。


    图4|小鼠颅骨缺损区Micro-CT扫描图像(8周)

    图5|小鼠颅骨缺损区 Micro-CT 扫描图像(12周)

    结果:术后第8,12周,空白组小鼠仅在颅骨缺损边缘可见少量新生骨组织;双相磷酸钙组、OP-ASCs/双相磷酸钙组小鼠颅骨缺损部位可见明显新生骨组织,且OP-ASCs/双相磷酸钙组新生骨组织明显多于双相磷酸钙组(P < 0.05),见图4,5

    图6|各组小鼠颅骨组织切片Masson染色和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

    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分析结果显示,空白组颅骨组织切片中仅颅骨缺损周缘可见少许蓝染区域及红染区域;与双相磷酸钙组比较,OP-ASCs/双相磷酸钙组颅骨组织切片中蓝染区域及红染区域分布更为密集;与第8周比较,第12周颅骨组织切片中蓝染区域及红染区域分布更为密集,见图6


    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 发布日期: 2021-10-26  浏览: 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