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设计 体外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和生物信息学RNA-seq测序实验。
1.2 时间及地点 实验于2022年4-9月在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完成。
1.3 材料
1.3.1 实验动物 10只24月龄的健康精产母藏西北白绒山羊,体质量(30±3) kg,饲养于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拉萨绒山羊综合试验站,实验动物机构许可证号:SYXK (藏)2022-0015。动物实验方案经西藏自治区农牧学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XZXMSYYJS-2021001)。实验过程遵循了国际兽医学编辑协会《关于动物伦理与福利的作者指南共识》和本地及国家法规。实验动物在麻醉下进行所有的手术,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其疼痛、痛苦和死亡。
1.3.2 实验试剂和仪器 苏木精-伊红染色试剂盒购自福州奥研实验器材有限责任公司;Trizol试剂购自美国Invitrogen公司;白血病抑制因子一抗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一抗购自上海钰博生物;RNA 6000纳米实验室芯片试剂盒购自美国Agilent公司。CV-70显微镜购自日本Olympus公司;Illumina Hiseq 2500测序平台购自上海基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S-4080病理切片机购自华速科技有限公司。
1.4 实验方法
1.4.1 组织样本采集 该研究共对10只24月龄的健康多胎藏西北白绒山羊进行发情同步诱导,每天观察3次以确定发情迹象,并在发情期间自然交配2次。交配的第1天被设定为怀孕的第0天(day 0),作为胚胎植入非常重要的时间点,在妊娠第5天[day 5,代表容受前子宫内膜(pre-endometrium,PE)]和第15天[day 15,代表容受性子宫内膜(receptive endometrium,RE)][5],每组随机选择3只山羊进行屠宰,采集子宫腔前壁的子宫内膜组织,PBS洗涤后,一部分立即冷冻于液氮中备用,一部分常规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另取一部分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1.4.2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蛋白的表达 子宫内膜组织进行冰冻切片,厚度为 8 μm;室温放置30 min,4 ℃丙酮固定10 min,PBS洗3次,每次5 min;体积分数3% H2O2室温孵育10 min,以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蒸馏水冲洗,PBS 浸泡;体积分数10%山羊血清室温封闭10 min,弃血清,分别滴加一抗稀释液[包括白血病抑制因子一抗(1∶500稀释)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一抗(1∶600稀释)],4 ℃孵育过夜;PBS冲洗3次,每次5 min;滴加适量生物素标记的二抗,37 ℃孵育30 min;PBS冲洗3次,每次5 min;滴加适量的辣根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溶液,37 ℃孵育30 min;PBS冲洗3次,每次5 min;DAB显色10 min;自来水充分冲洗,复染,脱水,透明,封固;生物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
1.4.3 RNA-seq和差异表达转录本分析 使用Trizol试剂从子宫内膜样品中提取总RNA。用Bioanalyzer 2100和RNA 6000纳米实验室芯片试剂盒分析RNA的数量和纯度。PersonalBio Co.,Ltd.进行了文库构建、测序(双向测序,2*150 bp,Illumina Hiseq2500)和潜在新转录物的鉴定。通过HISAT将干净的读数与人类基因组进行比对,允许4个错配。使用Cuffdiff程序(Cufflinks软件包)测定所有转录物的表达水平,包括mRNA、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和miRNA,量化为每千碱基外显子的片段/百万映射片段(FPKM);使用Cuffdiff测定差异基因表达,差异表达的标准为两组间的差异表达倍数(fold change,FC) ≥ 2或≤ 0.5,错误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 ≤ 0.05[6]。
1.4.4 差异表达转录本功能注释 使用Unigene在线数据库为转录本提供功能注释。蛋白质功能通过以下公共数据库进行预测:SWISS-PROT (ftp://ftp.uniprot.org/pub/databases/uniprot/ currentrelease/knowledgebase/complete/uniprotsprot.fasta.gz),NR (ftp://ftp.ncbi.nlm.nih.gov/blast/db/FASTA/nr.gz),KEGG (http://www.kegg.jp/kegg /)和Pfam (ftp://ftp.sanger.ac.uk/pub/databases/Pfam/releases/Pfam27.0/Pfam-A.fasta.gz)。使用BLASTx (http://blast.ncbi.nlm.nih.gov/)进行序列比对,期望值(E-value) < 1×10-10的作为最小阈值。
1.4.5 靶基因预测和竞争性内源RNA调控网络构建 通过靶基因预测软件miRanda v2.066得到mRNA与lncRNA序列中的miRNA反应元件(microRNA response elements,MREs)。挑选差异表达基因对应的序列进行靶基因预测分析。基于竞争性内源RNA假说构建lncRNA-miRNA-mRNA网络,首先使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方法计算lncRNA和mRNA之间的表达相关性。在竞争性内源RNA调控网络中,miRNA负调控基因的表达;一对mRNA与lncRNA符合正相关,筛选皮尔逊相关系数> 0.7的结果;其次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包含共同miRNA反应元件的lncRNA和mRNA,对共有的miRNA数量进行超几何检验;然后根据mRNA-miRNA-lncRNA三者之间的表达相关性,采用敏感相关性(Sensitivity correlation)打分,使用lncRNA-miRNA-mRNA三者相关性的平均值作为lncRNA-mRNA之间的敏感相关性。对于存在竞争性内源RNA关系的lncRNA-mRNA(筛选敏感相关性> 0.3),使用cytoscape 3.7.1软件对竞争性内源RNA调控网络进行展示。
1.4.6 可变剪接分析 通过ABLas在线工具(https://github.com/ablifedev/ABLas)来定义和量化样本之间的可变剪接事件(ASE)。简言之,ABLas对8种类型可变剪接事件的检测基于剪接连接读数,包括外显子跳过(SE)、替代5’剪接位点(A5SS)、替代3’剪接位点(A3SS)、内含子保留(RI)、互斥外显子(MXE)、互斥5’UTR(5pMXE),互斥3’UTR(3pMXE)和盒外显子。对于样本间差异的比较,选择Fisher精确检验来确定统计显著性[7]。可变剪接差异性通过比较样本之间交替剪接读数和组成剪接读数的变化比率,即RASE比率,标准为RASE比值≥0.2和P值< 0.05。
1.5 主要观察指标 ①PE和RE组织形态学观察;②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蛋白的表达;③PE和RE差异表达转录本筛选和功能注释分析;④PE和RE的可变剪接分析。
1.6 统计学分析 主成分分析由R包factoextra (https://cloud.r-project.org/package=factoextra) 运行以分析样本的聚类情况。热图包 (https://cran.r-project.org/web/packages/pheatmap/index.html) 用于聚类分析(基于欧氏距离)。应用 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Student′s t检验用于两组之间的比较。该文统计学方法已经由西藏自治区农牧学院生物统计学专家审核。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