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干细胞结题项目总体情况 2018-2022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干细胞结题项目共3 067项,金额超过14亿元。各年结题的项目数量较为平均,其中2020年稍多一点。从结题金额上看,2018年最多,将近3.4亿元,其他各年均在2.7亿元左右,见图1。
2018-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干细胞结题项目共涉及6种项目类别,其中面上项目1 439项(46.9%),青年科学基金1 306项(42.6%),地区科学基金225项(7.3%),重点项目45项(1.5%),重大研究计划30项(1%),联合基金项目22项(0.7%)。总体来说,面上项目最多,将近一半,其中以2018年和2019年结题最多,但在2020年和2021年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超越,见图2。
从金额上看,面上项目8.7亿元(62.2%),青年科学基金2.6亿元(18.6%),地区科学基金0.8亿元(6.1%),重点项目1.3亿元(9.4%),重大研究计划0.3亿元(2.1%),联合基金项目0.2亿元(1.6%)。面上项目不仅数量最多,而且金额也最多,超过60%;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虽然数量占42.6%,但金额却只有18.6%;重点项目以1.5%的数量占据9.4%的金额,见图3。
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干细胞结题项目学科分布 2018-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干细胞结题项目共涵盖7个学科,除了G管理科学部外,其他学科都有申请。其中H医学科学部最多,项目数量占79.4%,资助金额占75.4%;C生命科学部居第二位,项目数量占17.1%,资助金额占20.1%;B化学科学部居第三位,项目数量占1.4%,资助金额占2.1%;然后是E工程与材料科学部(项目数量占1.1%,资助金额占1%)、A数理科学部(项目数量占0.8%,资助金额占1.1%)和F信息科学部(项目数量占0.1%、资助金额占0.2%),见图4。
从二级类目上看,H18肿瘤学是各类基金结题最多的领域,其次是H15口腔颅颌面科学、H08血液系统。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三者非常相似,都集中在H18肿瘤学、H15口腔颅颌面科学和H08血液系统等领域。重点项目结题领域主要在H18肿瘤学、H11医学免疫学、H06运行系统和C12发育生物学与生殖生物学;重大研究计划主要在H08血液系统、H02循环系统、H19老年医学和C06遗传学与生物信息学,见图5。
从三级类目上看,无论是结题数量还是结题金额,H1810肿瘤干细胞领域都是最多的,其次是H1821肿瘤治疗抵抗、H1502口腔颅颌面组织器官缺损修复与再生以及H0604骨、关节、软组织损伤与修复等,见图6。
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干细胞结题项目机构地区分布 2018-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干细胞结题项目共涉及313家机构,其中中山大学结题160项、金额约8 360万元,位列第一位;上海交通大学154项、金额7 411万元,位列第二位;浙江大学123项、金额经5 872万元,位列第三位。排名前10名机构名单,见表1。
对前10名的机构做进一步分析,与项目类别和二级类目进行映射,可以看出:面上项目是这10家机构的主要项目类别,其次是青年科学基金项目;H18肿瘤学是这10名机构主要的研究领域,其次是H15口腔颅颌面科学等,见图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竞争能力指数”(Competitiveness Index on NSFC,以下简称“NCI”)综合考虑了对比对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数量、经费数量以及所有对比对象的平均水平,以克服单纯利用项目数量或经费数量可能带来的偏颇[19]。计算公式为:
把该方法用于计算2018-2022年干细胞领域结题项目,得出各省NCI值,分数超过1代表超过平均水平。除了西藏、台湾和澳门外,共涉及31个省级行政区。其中,上海NCI最高,达到5.18分;其次是北京,达到4.67分;第三是广东,达到3.88;然后是江苏,达到2.47分;浙江、湖北、重庆、陕西、山东都超过1分,分数最少的是河北和青海,不到0.1分。
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干细胞结题项目主题分布 通过文献计量分析软件VOSviewer对3 067项结题项目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以探索干细胞领域的研究热点。对关键词进行清洗,筛选出338个高频关键词(频次≥5),共聚合为5类主题:红色部分以“间充质干细胞”为核心关键词,研究微环境中通过外泌体传递微小RNA和长链非编码RNA,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代表向成骨方向分化,同时恢复组织稳态并使细胞能够修复和再生,具有免疫调节与炎症抑制能力;绿色部分以“肿瘤干细胞”为核心关键词,研究肝肿瘤、乳腺肿瘤、结直肠肿瘤、胶质瘤、肺肿瘤等肿瘤干细胞,通过WNT和NOTCH信号通路调控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其中自噬机制在肿瘤干细胞中发挥重要作用,靶向治疗在克服耐药性方面发挥重要机制;蓝色部分以“胚胎干细胞”为核心关键词,主要研究胚胎干细胞等多能干细胞的无限增殖和分化能力,分化过程受到基因调控和表观遗传的共同影响,基因编辑技术为胚胎干细胞研究提供了新工具,然而随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细胞的衰老过程也随之而来,这为胚胎干细胞的应用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黄色部分以“神经干细胞”为核心关键词,在脊髓损伤和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诱导多能干细胞和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是研究的热点,干细胞移植是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受损组织的重要手段,纳米载体为细胞移植提供了新的途径,而分子影像和磁共振成像技术则有助于监测干细胞移植后的存活和分布情况;紫色部分以“造血干细胞”为核心关键词,研究急性髓性白血病干细胞与正常造血干细胞在发育和调节机制上存在差异,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有效手段,但移植物抗宿主病是主要的并发症,骨髓微环境对造血干细胞的发育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而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耐受中发挥关键作用,见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