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傅律鹏, 于 鹏, 梁国彦, 昌耘冰. 脊柱外科领域应用的电活性材料[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6, 30(8): 2113-2123. |
[2] |
马靖博, 杨广南, 刘 江, 蒋 强, 张晗硕, 韩嘉恒, 丁 宇. 内镜下椎管减压治疗高位腰椎管狭窄症:3 种手术模型生物力学稳定性的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6, 30(3): 577-585. |
[3] |
阿卜杜萨拉木·托合提, 肖 扬, 王轶希, 穆斯塔帕·米吉提, 陈琪豪, 买买提明·赛依提, 郭海龙, 帕尔哈提·热西提. 三种内固定技术在腰椎间融合中对邻近节段退变生物力学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6, 30(3): 586-595. |
[4] |
周 峰, 符鹏飞, 钱宇帆, 许平成, 郭炯炯, 张 磊. 全身骨骼三维建模成像系统检测脊柱矢状位失衡与膝关节参数的相关性[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6, 30(3): 596-603. |
[5] |
管昱杰, 赵 彬 . 人工智能在脊柱侧弯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与展望[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6, 30(3): 721-730. |
[6] |
赵非凡, 曹玉净. 强直性脊柱炎与银屑病共有基因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及基于机器学习的挖掘和验证[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6, 30(3): 770-784. |
[7] |
苏林涛, 江剑峰, 马 俊, 黄亮亮, 雷昌宇, 韩尧政, 康 辉. O臂导航在椎弓根发育性狭窄胸腰椎骨折中的精准应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5, 29(9): 1855-1862. |
[8] |
冯志萌, 孙 宁, 孙兆忠, 李岳飞, 刘昌震, 李 洒. 影像三维重建安全辅助单孔分体内镜治疗L5/S1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5, 29(9): 1876-1882. |
[9] |
周佳俊, 马 飞, 冷叶波, 徐世财, 何宝强, 李 洋, 廖烨晖, 唐 强, 唐 超, 王 清, 钟德君. 全脊柱MRI评估骨质疏松患者椎体骨折的分布特点及临床意义[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5, 29(9): 1883-1889. |
[10] |
张立创, 杨 雯, 丁广江, 李培坤, 肖忠宇, 陈 营, 方 雪, 张 腾. 个体化单侧椎弓根外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后骨水泥的弥散效果[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5, 29(4): 800-808. |
[11] |
王雪鹏, 何 勇,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成员水平对炎性关节炎的影响:基于芬兰生物库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5, 29(35): 7656-7662. |
[12] |
叶小龙, 张语暄, 富荣昌, 刘 云, 玉散江·吾休尔, 艾斯卡尔·艾麦尔, 马 原.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三维有限元模态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5, 29(33): 7072-7079. |
[13] |
马双双, 高德东, 单中书, 徐温旭, 卢陟睿. 改道重新置入椎弓根螺钉的有限元分析与生物力学验证[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5, 29(33): 7087-7095. |
[14] |
杨万忠, 马 荣, 郭 伟, 王志强, 杨 伟, 陈 振, 王泽民, 张弘来, 戈朝晖. 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矫正效果2年随访[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5, 29(33): 7173-7180. |
[15] |
江泽华, 杜文君, 任志帅, 崔皓竣, 朱如森. 经Kambin三角穿刺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5, 29(33): 7181-7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