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10, Vol. 14 ›› Issue (14): 2643-2646.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0.14.037
• 干细胞培养与分化 stem cell culture and differentiation • 上一篇 下一篇
马 岚,李 克
Ma Lan, Li Ke
摘要:
背景:成熟的中枢神经系统缺乏再生能力。因此,找寻新的神经干细胞来源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对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差异。 方法:从正常人骨髓中分离获取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纯化后种植于96孔板中,调整细胞密度为0.25×108 L-1,每孔200 μL DMEM/F12培养液,从第0~7天,每天于固定时间在5个孔里加入20 μL MTT,放入培养箱继续培养4 h后吸净孔内的培养液,加入二甲基亚砜100 μL/孔。另外,一部分细胞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单独或联合对其进行诱导分化。MTT法绘制细胞的生长曲线,RT-PCR比较两种细胞因子诱导细胞的差异,TRAP(PCR)-ELISA检测诱导后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结果与结论:未诱导的第4代间充质干细胞有nestin,GFAP和NF-M mRNA的表达,随着诱导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加强,但是诱导7 d后nestin的表达量逐渐下降。MAP2 mRNA的表达在诱导后出现,随着诱导,表达逐渐加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诱导组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组MAP2 mRNA的表达量明显多于表皮生长因子诱导组,而表皮生长因子组可见较多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提示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在体外培养,扩增以及向神经干细胞分化。分化后的神经干细胞具有增殖的活性,但是不具备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性。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