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11, Vol. 15 ›› Issue (16): 3009-3012.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1.16.038
• 生物材料学术探讨 biomaterial academic discussion • 上一篇 下一篇
廖明华,李 俊,潘 超,邓如平
Liao Ming-hua, Li Jun, Pan Chao, Deng Ru-ping
摘要:
目的:分析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以“支抗,种植体”为中文关键词,检索2000-01/2010-12相关文章。纳入与支抗与种植体相关研究文献;排除重复研究。以16篇文献为主重点进行讨论。并选择34例错牙合 畸形患者作为临床验证。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在排齐和整平牙列之后采用 0.046 cm×0.064 cm 不锈钢方丝滑动法内收前牙。同时在上颌两侧第1恒磨牙与第2前磨牙之间龈缘下5~ 8 mm 处植入微型纯钛种植体,在种植体与上颌侧切牙远中牵引钩之间采用弹性牵引关闭拔牙间隙。每侧以 150~200 g力滑动内收6个前牙。结束后拍摄X射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与矫治前进行对比。 结果:目前在口腔正畸中,增强支抗的常用方法有口外弓、横腭杆、Nance弓、种植体等。研究表明,传统方法难以获得完全的绝对支抗,临床上很难实现支抗磨牙不移动的治疗效果。经临床验证,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SNA、SNB、ANB的改变均不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上、下切牙牙轴、凸度均有明显改变,U1-NA距离减少了4.5 mm,L1-NB距离减少了2.6 mm,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上颌第1磨牙牙冠向近中仅移动了0.4 mm,其变化无显著性学意义(P > 0.05)。 结论:微种植体虽不是绝对支抗,但是可以最大限度保护磨牙支抗,控制磨牙前移,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